樓梯上傳來了靜姝的聲音:“沒事,我不會生氣的。”

“靜姝姐,你怎麼下樓了?你身子不舒服,多休息一會兒啊。”蘇嬋倒了一杯紅糖水遞過去。

今天靜姝的月事來了,她的身體不好,每月這幾天就腰痠腹痛,嚴重的時候,還得臥床歇息。

這些年也看過不少郎中,均說是姑娘家常有的毛病,生了孩子就好了……這也是個十足的諷刺,若是能生,哪有這一出嗎?

“我去趟茅廁,嬋妹,這兩天辛苦你了。”靜姝一臉抱歉:“那些賬你放些好了,我躺一會兒,下午就把它們弄好。”

“沒事,你休息吧,我去趟作坊,我看看之前釀的那些酒怎麼樣了。”蘇嬋擦了擦手出了門。

三月的時候,自己釀了一大罈子梨花酒,本想著六月的時候拿出來看看,誰知道這一忙起來居然給忘了,剛剛看到街道上兜售梨子的小販,才忽然想了起來。

不過酒這東西也還好,多放上幾月,只會更加醇和,蘇嬋急切地想去嚐嚐,看它是否像前世一樣好喝。

她快步走在街道上,步伐不停,走到布莊門口時,又看見了買了菜匆匆回家的王氏。

王氏的狀態可比之前更強許多,滿臉笑容不停與街坊鄰居打招呼,還一一邀請大家滿月的時候來家裡喝酒。

有個鄰居問起:“你家百川還沒回來呀?”

“快回了快回了!”王氏每個毛孔都透著喜意:“肯定中午就要回來吃飯。”

蘇嬋默默地看了一會兒,轉了個彎進了作坊。她進了小倉庫……準確地說已經變成了大倉庫了,偌大的一間隔成了三處,左邊放了醬料罈子,中間放著冷吃兔、冷吃牛肉這樣的熟食,而右邊相對陰冷,就儲存著幾罈子自己做的梨花酒與桃花酒了。

她揭了梨花酒的蓋子,取了乾淨的取酒器,舀了一點倒在杯子裡品嚐。香醇中帶著甘洌,大大中合了糧食酒的辛辣,變得柔和了許多。

她自己琢磨不準,取了一些讓鄭嬸他們嚐嚐,她們也說這酒味道可以,還真有梨花的香味呢。

蘇嬋這才有了信心,取了乾淨的酒瓶子倒了好幾瓶,準備分給餘家、方叔家、馬家和鄭嬸他們,自己家也留了兩瓶,姑父和老太太都喜歡喝上兩杯。

剩下的兩壇準備明天叫了馬車送上清溪縣去,給那邊的幾家分店分一分,看看售賣得如何。

忙完了這些,她才晃悠著從作坊出來。這時已經到了午時,家家戶戶的煙囪裡都升起了炊煙,她站在街頭,想起窩頭與段凌霄來,不知道他們此時身在何處,是否安好……

而這個時代,除了信件,沒有其他的通訊工具。還真是交通靠走,通訊靠吼,治安靠狗啊。

可偏是這樣的時代,卻比之前那個浮躁繁華的大都市純粹了許多。

她想到了前世的一首詩:記得早先少年時,大家誠誠懇懇,說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車站,長街黑暗無行人,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人只夠愛一個人。從前的鎖也好看,鑰匙精美有樣子,你鎖了人家就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