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世界10(第1/5頁)
章節報錯
據墨鑰從穆笙的記憶得知,星際聯邦其實是有類人型生物殖裝的。
這種殖裝利用了高階的基因科技,可以定做形態,是最適合人類操控的殖裝。
理所當然,這樣的殖裝成本極高,是外星生物型殖裝的數十到數百倍不等。
畢竟,非人型殖裝可以直接透過外星生物的軀體來改造,以這樣的方式製造殖裝,成本最高的反而是精神念師製造的殖裝操控裝置。
而在類人型殖裝上,近乎每一塊甲殼與血肉都需要透過基因科技來改造塑形,成本最大的反而是殖裝本身,操控裝置的成本反而微不足道。
兩廂一對比,想也知道,在類人型殖裝成本降下來之前,非人型殖裝永遠都是殖裝操控者中的主流。
可是否擁有操控非人型殖裝的天賦卻不看出身。
即使是落後的海藍星,也具備這樣的天賦者,考不上第一大學的人也是如此。
所以星際聯邦公立的第一大學才會遍佈全聯邦的行政星。
所以即便考上第一大學的人裡不乏非人型殖裝天賦者,第一大學還是以特招,以及特殊的特招考核,專門選拔具備非人型殖裝操控天賦的人。
那麼重點是,擁有什麼樣的才能,才算具備非人殖裝操控天賦?
穆笙之前對殖裝不算了解,沒有進行過深入思考。
墨鑰卻在閒暇之餘,透過已有情報進行了分析,有了心得。
他將這些心得透過心魔低語塞給郗琳,才有了郗琳在考核中的表現。
墨鑰認為,這些表現完美符合了非人型殖裝操控者的專業素養。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零死亡。
這一點之所以重要,在於殖裝的成本。
不要以為非人殖裝的成本相比起類人殖裝低廉,就認為非人殖裝是白菜價。
實際上,即使不考慮殖裝操控裝置的成本,用於製造殖裝本身的外星生物就不是廉價的。
其成本受多方面影響。
首先,這外星生物必須活捉,失去活性的外星生物屍體可無法制造殖裝。
其次,這外星生物的體型必須龐大,否則製造成殖裝也沒威力。
這兩者都使得殖裝的製造成本高昂,也突顯了殖裝操控裝置的昂貴。
總之,不是有錢人,連殖裝都買不起。
而郗琳就是買不起的人。
連殖裝都沒有碰過的操控者,即使天賦再好又有什麼用?
第一大學又為什麼要去培養?
顯然,若是郗琳能加速第一大學,自然會有機會接觸殖裝。
據墨鑰從徐佳內心的羨慕得知,第一大學其實是會為天賦優秀者配備殖裝的。
當然,只是租借的。
租金就是這些人對殖裝的培養。
殖裝也是可以培養的。
畢竟殖裝可是活物,它吃喝拉撒戰鬥之後,也是會有成長的。
另外,第一大學提供的殖裝,大多還是幼生體外星生物製造的,可以在培育過程中逐漸成年。
以這些情報為前提,透過現象看本質。
墨鑰可以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