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7章 平流層浮空器(第1/2頁)
章節報錯
幾個小時之後,魏胖子和8名隊員已經在沿海某地某個大型的軍用機場上了。
他萬萬沒想到,李正最後給出的滲透方式居然會是空中。
空中?
那不是死路一條嗎?
但偏偏不。
此時,距離魏胖子大約三百米外有個銀色的大傢伙。
這玩意巨大無比,有小半個足球場那麼大。
跑道和停機坪上早已清空,整個機場被嚴密封鎖起來,就連附近幾公里內都佈置了部隊的警戒哨。
如此嚴密,就是為了這個行動。
那個大傢伙如果按照以往魏胖子的常識來講,它應該叫做氣球。
但這玩意顯然不是個一般的氣球,它有著龐大的身軀,還有一個特製的吊艙,剛才魏胖子好奇問了在進行測試和檢查的工程師這東西是不是個熱氣球,工程師告訴他,這東西學名叫做“智慧平流層浮空器”。
新鮮!
魏胖子當場就笑了。
不就是氣球嘛!
那個戴著一雙眼鏡的工程師非常固執地糾正他,說這就是平流程浮空器,氣球是氣球,它是它,浮空器是氣球的一種,但不是普通的氣球。
這番話把魏胖子直接繞進去了。
工程師見狀,只好一邊工作一邊向好奇的魏胖子科普了一番。
平流層浮空器只能說是熱氣球的分支,人們日常接觸到的氣球,就是最常見的普通浮空器。
而智慧平流層浮空器比一般的氣球飛得高、留得久、能載重,不僅能執行多樣化天地探測與通訊等任務,作為臨近空間的新型智慧化平臺,有一定的軍事用途。
一般來說,氣球的最大升空高度,由球皮的材質、彈性以及厚度等決定。普通氣球通常採用乳膠材料製成,多用於慶典活動。隨著飛行高度增加,乳膠氣球不斷鼓脹,球皮不斷變薄,往往上升到2000米高空附近就會爆炸。
同時,乳膠氣球在高空受到強烈的紫外輻射和臭氧腐蝕而產生“內傷”,球皮會快速老化。因此,乳膠氣球相對“柔弱”,它的飛行高度、飛行時長、搭載重量十分有限。
為了開展高空科學試驗,科研人員從20世紀60年代起相繼開始大規模研發高空氣球。它採用高分子聚乙烯材料,透過材料效能改進,保證氣球在70℃低溫、強臭氧、強紫外射線等極端環境下可以長時間穩定工作。
最初的高空氣球也叫零壓氣球,它在球體底部用管道與外界大氣連通,使得氣球內外氣壓相等,壓力差為零,這樣保證氣球不會因為球內壓力過大而炸裂。零壓氣球的體積巨大,甚至可超過一個小型體育館,能吊起與一輛小汽車重量相當的載荷。
它的飛行高度可達30~40公里,可以持續飛行數週,被科研人員廣泛用於執行宇宙線觀測、光譜分析和航天試驗等任務。
當然,零壓氣球也存在一定的侷限性。
由於球內外連通,內部氣體會不斷流出,氣球難以長時間保持設計的飛行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