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對於航天技術部門提出的這個“SJ21”計劃非常感興趣。

如果說紅藍雙方對抗不停止,沒有一方認輸的前提下,既然已經開始對軌道衛星動手,那麼可預見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彼此都是不死不休的太空作戰。

“SJ21”非常適合用於長期進行太空對抗,畢竟這個計劃本身就是根據藍方可能在太空中的小動作而制定的,須知道,近年來,SpaceX公司的“星鏈”衛星不止一次以極其危險的姿態接近紅方的“天宮”空間站,雖然最後空間站都做出了躲避,但沒人敢肯定戰時這些遍佈地軌道的小衛星會不會稱為藍方的攻擊武器。

因此“SJ21”本意就是針對這種低價小衛星而制定的一種低廉的應對手段。

“星鏈”衛星成本低,但“SJ21”成本也不高,就看誰耗不下去。

“SJ21”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在於發射資源的協調。

畢竟紅方手裡目前只有5個發射場,新建已經來不及了,其中部分發射場必須調配用來補星,也就是說,能把5個發射場裡的那幾個給“SJ21”專案使用。

如果給多了,會影響補星的速度。

如果給少了,就跟不上藍方的補星速度。

思考再三,李正決定讓5個發射場裡的四個負責補星,其中一個負責承擔“SJ21”任務。

“SJ21”能夠一箭2星,也就是說,需要15次才能達到航天技術部門說的保持30顆在軌的數目。

15次發射,哪怕再怎麼加急,也要一兩個月才能完成。

也就是說,這市場漫長的爭鬥,比的是技術,是資源,是航天工業能力。

但是這一點上,李正有信心。

短期內,紅方肯定會暫時佔了上風,但長遠看,藍方的韌性遠遠不及己方。

他明白作為藍方指揮層的龍剛和溫朝暉其實選擇執行反衛星戰術也是出於無奈。

藍方沒得選。

他們敢於對綠登陸作戰的計劃被“鰩魚”計劃打亂,如果再不想出辦法扭轉局勢,那麼再過兩到三天,整個東北區域都跟他們毫無關係了。

一旦這種態勢形成,演習基本就要告一段落,藍方的勢力範圍全線收縮,從一號島鏈退出到二號島鏈,並且連二號島鏈是否能保住都很難說。

有了綠區作為深水港,紅方的軍艦能直入西太,大黑魚也將狂龍入海,根本無法阻擋。

一想到TPY裡都是紅方的航媽編隊和戰略大黑魚,藍方做夢都能驚醒。

“報告!”

李正剛敲定“SJ21”計劃,有情報參謀進來彙報。

“首長,白方已經開始行動了。”

李正接過手裡的情報簡報看了一遍,簡報上面主要是白方調動的兵力方向以及牽涉到的兵力、裝備等數量,還有就是參謀團隊預判對方的戰術方向以及意圖。

根據偵察衛星顯示,白方大量部隊進入了春某河谷。

目前已經進駐河谷一線地帶的白軍有:27師59旅、27師第3旅、20師第1旅(缺)、20師第2旅。目前這些部隊已經逼近到下阿東以南57.5km的地區。

為它們提供輔助的是第33軍工兵團(大營)和33軍的野戰防空力量,後者主要用於應對可能遭遇的紅方空軍遮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