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張由地面工作人員用專用的航天望遠鏡對空拍攝到的一張圖片。

起因是之前第一顆衛星失聯的時候地面航天技術部門啟動了對在軌北斗衛星的實時追蹤,其中一架航天望遠鏡恰好將第二顆北斗衛星失蹤前的一段畫面拍攝了下來。

拍攝和追蹤高軌道上的北斗衛星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首先,北斗三號衛星導航系統一共由30顆來自三種軌道的衛星組成。

其中,24顆中圓地球軌道衛星(EO)、3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GEO)、3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IGSO)。

要拍到實時畫面需要調動資源進行追蹤,技術上沒問題,但時間需要不少,並且要剛好抓拍到失蹤前後的那一段畫面,這樣的難度就不是一般高了。

還好李正之前已經讓情偵部門和航天部門聯絡,做好了預案。

因為攻擊衛星這個計劃其實李正手頭也有,他認為藍方在狗急跳牆的時候也會這麼幹。

防人之心不可無,所謂的料敵從寬就是這個意思。

從第一顆北斗衛星失蹤開始,預案立即啟動,所有北斗3號組網衛星都被監控起來,因此有了這段畫面。

「放大點。」

負責調查此事的專家盯著圖片上的那個小黑點,讓技術人員將它放大。

隨著畫面漸漸放大。

黑點的輪廓逐漸展現在所有人的面前。

「是X37B?」

似乎有人認出了這個東西的身份。

「不像,似乎略有不同,而且X37B能飛那麼高軌了?」

「前幾次他們試驗,不是才到了805公里的軌道高度嗎?怎麼把我們兩千多公里高度的衛星幹掉了?」

「你忘了他們還秘密進行過一次USSF52任務試驗?」

「啊……想起來了,看來是改進型了。」

這個USSF52任務是藍方的一次X37B最新的一次任務,也是這個太空飛行器第七次任務。

當時執行這個任務的是藍方的太空軍和空軍快速能力辦公室共同負責。

當時負責搭載X37B升空的是獵鷹重型火箭,雖然具體的任務內容藍方太空軍並沒有透露,不過USSF52任務的原始軍事招標檔案裡明確要求提升載荷能力約為14,000磅,並將其送入地球靜止轉移軌道。

這種軌道是在海拔約22000英里的高度繞藍星執行的一個高橢圓環。

而減去服務艙,X37B重約11,000磅,剛好符合這個要求,而且從當時的高度看,似乎這就是X37B的變種型號。

對於紅方的航天技術部門來講,X37B不是什麼新鮮東西,它公開資料中有提到四個功能,分別為空間偵察監視、空間對抗作戰、快速空間支援響應、空間對地打擊。

這些均與上述藍方一直對外提到的「太空作戰能力」對應上。

空間偵察監視並不難理解,顧名思義便是用來監視其他國家衛星的能力,當然,它作為一款極其先進的裝備,與常規衛星監視並不同,期間,X37B可以實時變軌,實現更機動、快捷的偵察,甚至是多架次組網偵察。

簡言之,X37B擁有著24小時全天候監視衛星的能力。

空間對抗作戰則是指對敵方空間目標進行攻擊、捕獲或干擾,再加上空間對地打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