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這個B1B加AMG158C的組合,也算是藍方這幾年的得意之作了。

長射程,高隱蔽,外加防區外打擊。

配合B 1B牛掰的載彈量,只要4架齊射,打完就是96枚,妥妥的飽和攻擊。

這和之前黃方使用的魚叉發射導彈還不是一個檔次的東西,這玩意比魚叉先進太多了。

藍方號稱是無法攔截。

所以,這次行動,按照溫朝暉的設想,怎麼都能敲掉紅方一艘航媽。

1小時後,三組槍騎兵終於匯合。

在核定作戰目標後,三個編隊分頭飛開,第一編隊前往北面,第二編隊向正西,到達綠方東面約500公里外的空域。

一直採取低空突防的B1B此時拉昇高度,三個編隊分別在北、東、南三個方向上由預警機指揮幾乎同時進入攻擊陣位。

“重拳手1隊就位。”

“重拳手2隊就位。”

“重拳手3隊就位。”

隨著一聲聲彙報,藍方空指下達了攻擊命令。

“目標資料已傳送,可以開始攻擊。”

B1B轟炸機的雷達介面上已經出現了預警機傳來的資料資訊,在進行簡單的鎖定後,這些龐然大物開始逐個釋放自己掛載的AMG158C超遠端隱身反艦導彈。

一枚枚反艦導彈從機腹處落下,彈體在下落的同時,彈體上的輔翼開啟,扁平的彈體如同一架極具科幻感的飛機,隨後發動機點火,朝著既定目標飛去。

AMG158C的射程高達900多公里,其頭部採用的菱形多面體結構,彈體也採用了平面及線條設計,可以大幅度降低敵方雷達的探測距離。

為了進一步提高導彈隱蔽能力,AGM158C導彈還採用了紅外成像被動導引頭,以免在接近敵艦時被對方的雷達被動偵測系統提前發現。

和紅方的反艦導彈有些不同,因為藍方在高超音速導彈技術方面一直停滯不前,導致了在這方面竟然遠遠落後於紅方,至今為止也沒有一款成功定型並服役的超高音速反艦導彈。

反艦導彈有三種技術路徑,一種隱身,一種高速,一種既隱身又高速。

做到第三種非常難,對於藍方來說,高音速都達不到,所以只能將技術重點放在第一種上,那就是隱身。

而它的速度只有區區的0.8馬赫,亞音速而已,只不過在最後末端攻擊極端會拉昇加速,和魚叉反艦導彈的攻擊模式非常相似。

三個B1B編隊剛開始發射不到五分鐘,突然接收到了來自於後方預警機的警告。

“……敵情,方向290,距離100公里,高度11000……”

“……敵情,方向68,距離120公里,高度10500……”

“……敵情,方向18,距離130公里,高度12000……”

三個B1B槍騎兵編隊都突然收到了敵情警告。

而且,三個方向上的敵機來襲距離都很短,都不超過150公里。

這令B1B槍騎兵轟炸機上的飛行員身上全都被驚出了一層冷汗。

“緊急!回撤!回撤!”

各自的領隊立即發出脫離的命令。

不脫離不行。

太近了!

這如果是紅方的戰鬥機,那麼意味著已經進入了PL15空空導彈的攻擊範圍之內!

三個編隊的槍騎兵轟炸機顧不上繼續攻擊了,到目前為止,每個編隊的轟炸機都只發射了本身掛在導彈的三分之一,也就是八枚左右。

之所以轟炸機編隊這麼慌張,是因為這三支編隊根本沒有戰鬥機護航。

按常規的轟炸機執行攻擊任務都會有戰鬥機護航,這是必須的。

問題這一次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