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7章 亮家底,服不服?(第1/2頁)
章節報錯
按照流程,第一波觀摩鐵定就是看硬體。
啥是硬體?
武器裝備、訓練場地、訓練設施。
說白了,那感覺就像秀肌肉。
上了車,開了十幾分鍾,到了白鷹旅駐地的A區。
看到那個水泥牌匾上大大的A字時,李正心裡還是略有震動的。
C區是旅指所在的辦公區域,而A區卻是訓練場。
從這一點細微的細節上看,溫朝暉對部隊的訓練看得相當重,這種安排和排序,很顯然也在向自己部隊的官兵傳達一種資訊——訓練水平才是重中之重!
所有都要為戰鬥力這一第一要素讓步!
到了訓練場,下了車,乍一看去,開闊的大操場上停滿了各式裝甲車、主戰坦克、裝甲車、野戰防空系統、火箭炮甚至直升機……
而周圍的長條桌上和水泥地閱兵道上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武器裝備。
從單兵肩扛式防空導彈到反坦克導彈,從單兵數字化系統到步兵,從輕機槍到重機槍……
甚至連攜行具、夜視儀、瞄準鏡、偵察儀等等都單列出來,放在桌上讓大家看。
看著看著,馬亮就忍不住了。
“瞧瞧,這架式……”
他搖了搖頭。
“簡直就是沒把我們放眼裡,家底都亮出來了,人家就沒怕咱們知道他們的裝備水平。”
廖啟明說:“這些單兵武器和載具,大家都大差不差,問題是他們的撒手鐧能讓我們看?”
馬亮說:“你說的是他們的作戰指揮平臺?”
廖啟明說:“是,你看看那邊的通訊車之類的,誰沒啊?這不是關鍵,上次我們輸,都輸在他們強大的偵聽和監測手段上,神不知鬼不覺侵入我們的指揮頻道,這才是最厲害的地方。”
馬亮說:“對對對,我倒是很有興趣想去看看他們的作戰中心,見識下他們的那個神秘的作戰平臺。”
說著,目光在周圍的裝甲車上瀏覽了一圈,最後道:“老廖,他們這個可不是一般的外軍旅吧?加強版?”
廖啟明也環顧四周,看了看那些直升機,然後走到一旁問裝備臺旁的一名上尉。
“同志,我想問問你們這個旅到底什麼編制組成?幾個營?怎麼配屬了直升機?”
廖啟明這麼問是有原因的。
白鷹旅的原形的外軍旅,其實從編制火力上看跟PLA重型合成旅相比是略遜的。
一般來講,白頭鷹那邊的裝甲旅級戰鬥隊(ABCT)含有旅部和旅部連以及七個營——
其中三個聯合兵種營、一個騎兵營、一個炮兵營、一個工兵營以及一個支援營。
截至2014年為止,裝甲旅級戰鬥隊是所有旅級戰鬥隊中編制規模最大者,平均員額為4743名士兵。
從2012年開始,裝甲旅級戰鬥隊不再採用原來的三個聯合兵種營(2個坦克連+2個機械化步兵連)的編制,而改為新的“三三制”編制。
其中包括兩個裝甲營(2個坦克連+1個機械化步兵連)和一個機械化步兵營(1個坦克連+2個機械化步兵連)。
這樣每個旅級戰鬥隊減少了2個機械化步兵連,而減掉的1個坦克連則編入騎兵(偵察)中隊。(共減少約400人,主戰坦克調整為84輛,M2A3步戰車約120輛左右)
但沒聽說過他們還有直升機,如果有,那就肯定是按照戰時的加強編制組合進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