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槍,李正再熟悉不過了。

上次老孫曾經借給他兩回,之後讓人還回去了。

幾年不見,槍又有了變化。

看了一眼槍管,管壁更厚。

“咦?”

李正不由得有些驚奇。

老孫得意地說:“怎麼?槍管比以前加重了,但是槍支整體重量反倒輕了?”

李正驚奇道:“老孫你怎麼做到的?”

老孫說:“能採用複合材料的地方我都採用了,並且有些金屬部位我甚至使用了鋁合金,所以重量反倒下降了。”

李正看了看瞄鏡,走到門口,抬槍對外試瞄了一下,回頭對老孫說:“進口貨啊,施密特的鏡子?”

老孫說:“對,就是有些貴,你可別整壞了,給我好好帶回來。”

之所以使用這種瞄鏡,李正也明白原因在哪。

道理很簡單,老孫這支槍可不是一般人能用的,但凡給人都是非常信得過的,會愛惜他這支槍,欣賞他這支槍的人。

而且使用多少是一些密級任務,203的特殊原因,很多工中是不能洩露身份,因此,他們很多時候甚至是全身上下就沒有一件國產貨。

比如這支85,就算真有個萬一不幸落入別人手裡,也不會知道是哪個國家的,因為很多部件是定製,已經完全不是制式,從頭到尾僅僅沿用了85式的結構而已,其餘完全不搭界。

很多人不理解老孫為什麼老喜歡琢磨這支85,這幾年,裝備年年更新,好槍層出不窮,更何況203這種單位根本不存拿不到好槍的事,最好最優的裝備和實驗性未曾大量配發的裝備優先配發給他們。

都這條件了,還鼓搗一支八十年代初設計成型造影落後N代的狙擊槍,何苦呢?

只有李正明白。

在老孫還是203行動隊員的年代,他手裡能拿到最好的狙擊槍就這支了。

哪怕它的誤差距離正經的狙擊槍還有一定差距,哪怕它的瞄鏡卡座採用被人罵了祖宗之八代的燕尾槽設計,哪怕它連專用的狙擊彈藥都沒有,可在老孫眼裡,它是無法替代的。

軍人都是老大爺們,大老爺們都有個初戀情節,無論你將來曾經滄海娶了誰,又或者看盡繁華繽紛盡,到頭來驀然回首,還是會對初戀的白月光念念不忘。

所以,這支陪伴了老孫走過腥風血雨的85狙已經成為了他的執念。

如同一個愛好古董車的男人,永遠在車庫裡會藏著一輛他最喜歡的汽車,沒事就買零件回來鼓搗下。

這就是男人的小愛好。

“子彈在這裡。”

老孫將一個帆布提包遞過去。

李正接過來,開啟,裡頭露出一個綠色的PVC塑膠盒子。

老孫拿來鐵鉗,鉗開鉛封,開啟盒子,裡頭是一層厚厚的防水密封包裝。

再割開包裝,才露出了裡頭小盒一小盒的子彈。

“競賽級的加重彈頭,發射藥是重新配比過的燃燒值高,所以槍管我要加厚,不然得炸。”

他一邊說,一邊拿起盒子裡頭配套的白手套戴上,拿起一個小盒,小心翼翼開啟,就像開啟一個裝著求婚鑽戒的錦盒。

當裡頭黃澄澄的子彈如同黃金在燈光下發出迷人的光澤。

老孫小心翼翼地拿起一顆,捏在手裡舉到李正面前:“彈殼純銅,後裝式製作,精度絕對完美,彈頭厚包銅,鎢合金彈芯,重型防彈衣都沒用,直接透!”

李正接過子彈,老孫有些猶豫,還是給了。

他有些憐惜,李正沒戴手套。

但一想到反正到了野外都一鳥樣,也就放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