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李正軍旅生涯中第一次參與海外撤僑行動。

雖然對於李正這種戰場魔頭來說——請允許我這麼形容李正,他確實就是。

按說已經沒有什麼能觸動他冷靜的神經。

可當2號艦漸漸進入港區,並且開始靠岸的時候,李正還是看到了令人動容的一幕。

在港區的一堆倉庫式建築物旁,在一列類似載貨火車的軌道邊上,他看到了一片紅色的海洋。

沒錯。

一片紅色的海洋,當他的瞄鏡轉向那裡的時候,看到了令他這輩子都難忘的一幕——

那是一群人。

很多很多人。

似乎大部份人的手中都揮舞著一面小紅旗,也不知道他們是從哪弄來的,那就是五星紅旗!

如同節日的海洋一樣,每個人都在揮舞著這面代表著國家的旗幟,朝著軍艦的方向瘋狂揮舞。

其實對於那些滯留在Y國的同胞來說,此時此刻能夠在異國他鄉的海港上看到自己國家的軍艦,那比過節都要高興百倍!

不過,很快李正就意識到一個問題,看人群的規模,可不止之前說的124人吧?

“老班長,怎麼那麼多人?你覺得這裡只有124人?”

一旁的侯軍盯著看了一會兒,也搖頭說道:“絕對不止。”

倆人的心忽然有了些擔憂。

這意味著,實際撤離人數比之前計劃的第一批名單上的人數要多更多。

不是更多,是很多很多。

這就是計劃趕不上變化。

在指揮中心裡,2號艦的艦長同樣提出了疑問:“老韓,不止一百多人啊!”

他透過駕駛室的玻璃望向遠處,那一片紅旗讓他激動,也讓他有了額外的擔心。

“估計是等的時間太長,其他地區組織趕來這裡匯合的同胞也到了……”

值更組長韓林看了看手錶。

此時已經六點十分了。

計劃是從三天前就開始做的,當時駐Y國的DSG傳送過來的撤僑名單第一批只有124人,經過三天時間,加上今早上至今十個多小時的等待,聚集的人員比預期的多也就很合理了。

“請示一下上級,怎麼辦?是擠一擠都帶走,還是讓他們後續過來再帶走?”

艦長問。

翰林拿起話筒開始聯絡指揮中心。

很快,他獲得了指示。

編隊指揮中心和碼頭協調組已經進行了通話,對方確認有一部分原本是1號艦和3號艦負責撤離的同胞因為手續時間拖延的問題已經入港。

此時,碼頭上有三百多人。

編隊指揮長經過一番考量,決定還是按照原計劃執行。

畢竟1號艦和2號艦雖然在後面,但很快會到達,相差不會超過半小時。

“按原計劃執行,我們只接受第一批名單上的124人。”

“好。”

荷臺達港碼頭。

礦料區。

每一個手持五星紅旗的華夏人此刻的性情都難以用語言來形容,大家都看到了不遠處的那艘軍艦,越來越近,越來越近,每個人手裡的旗幟也揮舞得越來越快,越來越用力……

“是我們國家的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