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曉倩走後,李正的日子如常度過。

每天都是執勤、巡邏,定時執行東戰區指派的警衛任務。

維和的日子每天都在高度緊張中度過,這裡的形勢雖然總體趨於穩定,只是襲擊事件和交火事件時有發生。

在這些日子裡,李正在血與火中逐漸成熟起來,只是他自己不知道而已。

他見過生命的脆弱。

有次出支援任務,一隊剛從非盟某國換防過來的維和士兵在進入J市營區的時候遭遇了路邊IED。

非盟士兵的訓練水平確實不行,不是說個人的體能、戰鬥力如何,而是他們心大。

心大到什麼程度?

他們過來的時候是開著皮卡過來的。

沒錯。

就是那種毫無裝甲防護的皮卡。

一堆人坐在車斗裡,抓著車斗的欄杆搖搖晃晃黃土撲面風塵僕僕。

不過這無異於為L國北方一些極端的武裝分支找到了最優良的襲擊物件。

在他們經過其中一段公路,距離市區還有不到四公里的地方,路邊的一枚土製IED炸了。

李正趕到現場後,武裝分子和平時一樣早沒影了。

這是他們的慣用手段。

不過時候大多數情況下會有人出來承擔責任,說明自己對事件負責,然後發表一番自己的無理要求,彷彿幹了這件襲擊事件是他們在自己的胸口上多掛了了一枚勳章似的。

現場遺留的彈坑看來,估計只是一枚迫擊炮彈改裝的簡易IED,透過連結一小塊TNT,做個簡易電路,連結一臺非智慧老人手機,透過打電話引爆。

別小看這種非洲隨處能買到的二手手機,老爺機除了功能少之外,其實穩定性一點不弱,只要有2G訊號,妥妥就能接通起爆電路穩如老狗。

並且爆炸的位置設定也不專業,估計是臨時收到了情報,匆匆忙忙埋設的,所以距離車輛位置比較遠,有大約七八米的距離。

按說這種爆炸產生的殺傷力不足以引起太多上亡,頂多就是個別幸運的彈片擊中了不幸運士兵的要害部位或者那根要命的血管才會導致死亡。

李正到達現場的時候,卻發現情況比自己想象的要嚴重不少。

車隊有十三輛車。

現在至少有四輛翻在路邊,並且車輛的損毀程度嚴重,過來換防的某國維和士兵散落在路邊的草叢和土溝裡,前後足足上百米的區域。

「一組到公里前面設立警戒區域,二組封鎖後面,截斷車流,三組跟我,任務是看看還有沒有未爆彈,要快,查清楚後讓醫療隊進來救人!」

佟志指揮乾淨利索。

三個小組各自分開各司其職。

來到這裡半年了,一切都輕車熟路。

李正跟在佟志後頭進入了爆炸區。

剛進入,就聞到了濃濃的柴油味,還有空氣中飄散著一股子血腥味。

爆點找到後,沿著它的位置前後開始快速搜尋。

IED其實很容易找,因為它經常埋設在特定的範圍,比如路中、路邊,否則就炸不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