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的軍事上有個原則——周密的計劃和準備與不打無把握之仗的關係。

中心含義就是:沒有事先周密的計劃和準備,就不可能做到打有把握之仗。pla不打無準備之仗,也不打只有準備但無把握之仗。

因此,一切作戰行動預先必須有周密的計劃,儘可能有充分的準備;同時,必須預計到最困難最複雜的情況,並把這種情況當作一切部署的出發點。

作為警衛分隊的分隊長,王河東無疑是遵循這個原則去做了準備的。

但意外的情況不是你做了周密的準備就不會出現。

所以“必須預計到最困難最複雜的情況,並把這種情況當作一切部署的出發點”這一點就顯得尤為重要。

c130大力神運輸機降落進入機場近空的時候,李正和快反排的兄弟們早已經在機場各處把守住關鍵控制點。

李正這次護送任務中擔任狙擊手角色,所以他此時的警戒位置是全機場最關鍵的一個位置——機場控制塔。

這玩意有個大家都熟悉的名字——塔臺。

在j市機場裡最高的建築物就是這個東西,這是個小機場,所以並沒有想象中大都市的那種規模,候機樓以前也不是沒有,只有一層,跟平方似的。

不過就這平房式的候機樓現在已經破破爛爛還塌了一個角,炸的。

塔臺當然也不能倖免於難,作為個機場裡最高的建築物,它渾身上下彈痕累累,就沒一塊牆皮是好的。

李正進來的時候,看到入口處的鐵門都變形了,上面彈痕累累,對出的地面上有個小坑,周圍一圈輻射性黑印,一看就知道是迫擊炮炸出來的。

帶李正去塔臺的吉博中尉說,那晚機場遇襲,這就是其中一個炸點。

他甚至很自以為風趣地笑了笑,攤開手說:“如果那顆炮彈那天晚上直接炸進了塔臺裡,今天我們就不需要經過他們同意,直接就可以進去佈置狙擊哨位了。”

在機場最高點上架設狙擊槍是什麼感覺?

一覽眾山小?

遠處雲澹風輕?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又或者是看著底下的人群,有種全場我話事的感覺?

不。

都不是。

李正只有一個感覺——媽的,太曬了!

曬死人了!

要知道,即便是冬季,這裡的氣溫平均最高值都有33度……

塔臺是水泥構造,頂子上就是一大片水泥板,李正上去的時候是九點四十一分。

然後他架好狙擊槍,人趴下,姜誠在一旁拿著觀察鏡坐下來四處觀察。

大約十分鐘後,姜誠放下了手裡的觀察鏡,扭頭看看旁邊的李正。

“好熱!”

李正看了一眼手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