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維和士兵終於發現,自己的軍紀相比起某些國家來說強了不止一星半點。

這讓大家胸中自然多了不少自豪感。

畢竟,對於中國軍人來說,鐵一般的紀律和服從意識那是值得驕傲的,而執行力則是一種榮譽。

這一點,跟非常“人道”的德軍飛行員不一樣。

從B市到J市整個旅程有一千公里左右,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千公里,但卻是兩種不同的氣候性,例如,B市是熱帶草原性氣候,而J市是熱帶沙漠氣候,略有不同。

李正的地理還不錯。

J市已經位於沙漠的邊緣地帶,並且那裡一向以土地貧瘠為聞名,並且,那裡是政府軍和武裝組織對峙的前線。

這次聯L團把中國維和部隊放到那裡,你說是信任也好,你說是把最重的擔子甩給中國維和部隊也行。

許多人說起維和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藍盔。

藍色的頭盔,藍色的戰術背心,藍色兵印有地球橄欖枝徽章的袖套,還有白色的刷著UN字樣的裝甲車。

聽起來很美,看起來也很美。

但真正去參加維和之後才會知道,作為一名維和士兵要面對的不光是戰火的考驗,還有當地惡劣的生存環境的考驗。

當大力神運輸機在J市的機場落地,李正剛走出機艙門便感受到了這裡的“熱情”。

空氣似乎被放在火上烤過,滾燙地撲到你的臉上,讓人頗有些措手不及的感覺。

陽光照在面板上有種滾燙的感覺,機場的白色水泥跑道在陽光下變得白晃晃的,讓人眼睛都有些睜不開的感覺。

不過還好,部隊很貼心地每人都發放了一副制式墨鏡。

這玩意還沒有大面積配發全軍,特種部隊和一些特殊的警衛部隊,或者某些特殊地區執行任務的部隊才會配發,非常好用。

李正趕緊從兜裡摸出墨鏡,將它戴上,整個世界彷彿清涼了不少,這才跟著戰友們下了飛機。

和J市機場的氣氛完全不同,這裡守衛明顯多了,每個人全部荷槍實彈,一臉的警惕,飛機下面也沒有聯合國的高階官員在場迎接了,那個荷蘭籍的大鼻子聯L團軍官也不見了。

迎面都來4個人,兩個是黑人,兩個白人。

黑人中的一名是國防軍的軍官,另一名是聯L團的軍官,兩個白人軍官一個是翻譯一個是聯L團負責接洽事宜的軍官。

所有人裡眼睛最尖的姜誠甩甩頭:“你們看那邊。”

大家順著他示意的方向望去,只見不遠處的停機坪邊上停著三輛武裝皮卡。

皮卡!

這可是中東和非洲的游擊戰之王啊!

世界上將皮卡的戰爭效能挖掘到最淋漓盡致的就是這兩個地區的人。

靈活的機動性,相對強悍的越野性,不算太低的載重能力,還有就是不俗的速度,那個不算大的車斗簡直就是叮噹的百寶袋,啥武器都能往上裝。

火箭發射器、重機槍、士兵、軍火、彈藥、土炮,反正只要能拉得動,都裝。

打完就跑,停下就打,打完繼續跑……

李正不由得多看了幾眼。

沒想到,政府軍也玩武裝皮卡啊!

牛掰!

他在心裡暗暗佩服。

那幾輛皮卡的車斗上目前裝載的是蘇制的老式重機槍,在這裡,前蘇聯的痕跡處處可見。

當年老大哥闊的時候,支援這幫第三世界的小兄弟們那可是一點不吝嗇,尤其是勳宗的年代,只要能去莫斯科和勳宗擁抱一下,叫幾聲大哥,軍火是不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