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為止,一班達成了一個共識,這不是一次單純的單一特種作戰小分隊滲透營救任務。

可以說,這是一場混戰。

在混戰中你不知道你有多少敵人,也不知道又來自幾方面的敵人。

李正越是細想,越是覺得這種安排妙啊!

什麼情況最能檢驗一直特種部隊的作戰能力?

最複雜的未知條件下的不確定性任務。

現在沒人知道小分隊會遇到誰,會遭遇誰,誰是敵人,誰是戰友,誰可以合作,誰見面就要相互突突。

刺激。

這兩個字一直盤旋在所有人的腦海裡,久久不散。

一番商議後,已經被侯軍當做副班長使用的李正拿出了最後的作戰計劃,並且為這次任務定了個調子——謀定而動。

如果剖除連部和技術性質的班排外,一連有九個作戰性質的男兵班。

也就是說,這九個班在未來的十天裡就在這片延綿數百公里的叢林裡角力。

至於各班的任務性質是什麼,目標是什麼,彼此之間都不清楚。

因此,不能急著前去營救那位vip,而是應該摸清整個戰局裡所有人彼此之間扮演的角色,分清敵友,最後再下手。

李正想起在直升機上,佟志說的那番話——生存是首要基礎,完成任務是最高目標。

此時細品,方知深意。

謀定而動聽起來很簡單,無非就是不當出頭鳥,先穩住,看清再下手。

下手的手段和方式可以有很多種,任務簡報中沒有任何規則性的要求,只提供了情報。

也就是說,任何一支小分隊都可以採用任何手段去達成目的,包括截胡別人的成果。

張建聽完李正的意見,忍不住又提出了異議:“截胡別的班?咱們這麼做不君子吧?”

李正沒想到張建居然還會在這時候講君子,令他有些啞然失笑。

“你相當宋襄公?”他反問。

張建聞言,臉色一紅。

其實他倒不是真講什麼道德,特種兵在戰場上要當君子那就什麼事都幹不成了。

他只是下意識地去質疑,但凡李正提出的東西,說的話,不質疑一下他就渾身不自在,感覺特別不爽。

“就按李正說的辦。”最後是侯軍一錘定音:“他的主意我看行。咱們先摸到目標地點附近,隱藏下來,看看到底什麼情況最後再決定下一步怎麼走,不能急,一急肯定當炮灰。”

楊輝說:“這個我也贊成,但有個問題。”

侯軍問他:“什麼問題?”

“食物和水。”楊輝說:“我們只有三天的量,有七天需要撐過去,又要作戰,和以前行軍不一樣,消耗可能更大,受到的制約也更大,我擔心拖太久對我們不利,撐不到最後。”

侯軍懂楊輝的意思。

之前的野外生存訓練任務單一,就是能利用最少的食物和水在指定的時間裡活下去,並且用強行軍和按圖行進來消耗體力,相對來說性質很單一。

這次不一樣,自己班之外,還有八個敵我未名的班,還有一個排的守衛和兩個營隨時待命的追兵。

一旦出發,情況複雜起來連找吃找水的機會都沒有,這一點不得不防。

“這一點大家還是不要太擔憂,我們先把食物做好規劃。把三天口糧攤成六天的,並且在頭兩天趕路前往目標地的時候先就地取材,在這片叢林裡找東西填飽肚子,單兵口糧留到行動開始之後迫不得已的時候再吃。”

“我贊成。”李正舉手。

見李正舉手,其他人也紛紛舉手。

最後是張建舉手。

其實侯軍的安排非常合理。

叢林環境雖然惡劣,非常耗費體力並且危險性極高,可是有弊肯定就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