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這一槍足夠驚豔。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新兵們傻傻看著李雲鵬響槍,又看看遠處的靶子,一臉茫然。

打得好不好,沒人知道。

班長們都是老兵,心裡跟明鏡似的,知道這一槍的含金量。

每個移動靶之間的間隔是三米。

第二個靶子出現的時候,李雲鵬手裡的槍就響了。

這說明從瞄準到擊發才用了僅僅一秒。

就連侯軍也滿臉驚訝。

那麼快?!

吳一那是一臉的愕然,忍不住回頭看著自己的老班長,雖然什麼都沒說,眼裡卻盡是詢問。

侯軍說:“這小子是個天才!”

吳一沉默了。

這意味著,張建奪冠的機會小了不少。

張建開槍的時間相比起李雲鵬要慢上許多。

靶子走到將近一半的時候,他才扣動了扳機。

這一槍打是打了,打完了張建心裡卻空落落的。

因為剛才那槍,他真的沒有十成十的把握。

但靶子已經走了一半,他心急了,生怕靶子會忽然倒下,消失了。

第三個出來的靶子是李正的。

李正同樣有些抓瞎。

雖然莊嚴為他和張建開了一個禮拜的小灶。

但那畢竟是百米精度射,跟這個200米移動靶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和之前他試瞄的感覺一樣。

移動靶最難的就是射線的控制。

槍口要不斷跟隨靶子移動,找到合適的瞄準點開槍。

由於200米距離不需要修風,所以難度係數相對低不少。

只不過對於新手來說,如何讓覘孔、準星始終死死套住靶子本身就是一道難題。

這不僅僅是理論。

200米距離,移動槍口的時候稍稍幅度過大,會發現瞄準射線立即出錯。

小心翼翼慢點兒移動槍口,卻發現又跟不上靶子移動的速度。

呯——

第二聲槍響了。

響完以後,侯軍才發現一個問題。

這槍不是李正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