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葉修雖說不想說,但也還是擺出了一副“你想不想聽”的樣子。

陳行擺擺手道:“算了,我對這個不感興趣,那就這樣吧。”

他確實不感興趣,而且既然葉修不主動說,那肯定也不是什麼好話。

從他選擇從源頭改變劇情,買下嘉世開始,陶軒就已經出局。之後的一系列行為不過是陶軒自討苦吃,陳行只是靜觀事態的發展,等到最後準備再在陶軒傷口上撒把鹽,但現在人都走了,他也沒必要追著不放。

葉修退役的真正原因也已經被實錘,陶軒名聲早已敗壞,其中當然有他在推波助瀾。

但是不把陶軒和嘉世徹底切割,劃清界限,怎麼讓粉絲毫無芥蒂的繼續支援下去?

想到這,陳行摸了摸下巴,嘖,感覺自己有點反派……

可事實就是如此,根子爛了,那隻能連根拔起,修剪根系,才能重新紮根;傷口化膿,那隻能劃開傷口,擠出膿液,才能更好的癒合。

而且要讓群眾知道,誰才是朋友,誰才是敵人。

其實,這件事也可以換句話說。

那就是:當一個人的財富大於自己認知的時候,這個社會有100種方法收割你,直到你的認知和財富相匹配為止。

陳行轉頭看了葉修一眼,再次搖頭,可惜,太可惜了。

陶軒根本就沒認識到,葉修才是他獲取得這巨大財富的根源。

要是能把葉修留下,陳行也可以直接第八賽季原地出道,在他的運營下,嘉世第八賽季說不定還有機會進入季後賽奪冠,八九十賽季再創三冠輝煌,這不美滋滋?(感覺可以寫個if線)

要是葉修在嘉世,能夠派上更多大用場。

隨著思維的發散,陳行看向葉修的目光逐漸像是看著一顆韭菜……

“你有事?”就連葉修也不由一臉古怪。

“咳咳,沒什麼,我只是想到了點有趣的事……”陳行掩飾了一下,聳了聳肩。

如果說陶軒被收割的最終結局就是,出售嘉世,並且名聲敗壞無法在這個圈子裡混下去。

那麼那陳大善人只不過是提前天降正義,把陶軒收割了而已。

至於社會對陶軒的收割有沒有停下,陳行就不得而知了。

腦海中有新的念頭掠過,陳行突然攤手笑道:“陶軒指不定在哪裡覺得我現在就是在暴殄天物,浪費嘉世的商業價值。”

葉修一愣,頓時也笑:“很有可能。”

嘉世奪冠了,但是作為戰隊人氣巔峰的陳行,居然沒有大肆接商業活動拍廣告,空有名氣不去變現,雖然沒有隱姓埋名,但和葉修也沒什麼區別,恐怕要讓陶軒為此捶胸頓足,對於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陶軒來說絕對是一個很大的刺激。

但是冠軍帶來的利益本來就是巨大的,這一次的奪冠,直接讓身為破落豪門的嘉世地位瞬間提升到了頂尖豪門水準,商業價值不說翻倍,至少利益巨大。

戰隊該賺的錢當然要賺,但對於自身商業價值的變現,陳行一直就沒太大的興趣。

嘉世,是連續三年的聯賽冠軍,毫無疑問,他們就是最初聯盟本身以外的最大利益佔有者,正是憑藉這一點,嘉世才能從一支網咖出身、聽起來也相當窘迫的隊伍,一躍成為聯盟頂尖的豪門。(原文!)

而戰隊的商業價值和個人的商業價值相關,卻又不完全相關。

戰隊的價值更多取決於成績,而職業選手,只要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拿到了足夠的榮譽,將名氣穩住,那麼就算戰隊實力的波動,也不會太影響到個人的商業價值,更何況還有蘇沐橙這樣的例子。

陳行甚至不吝做出這樣的比喻,如果三連冠的嘉世是一座金山,那麼當時鬥神之名如日中天的葉修就是一座相同級別的金山。

其實個人代言的大頭都是自己的,戰隊最多有些分成。

個人代言只是影響營收的一部分,只不過,就算是葉修這座金山身上的一小部分,數額依舊龐大。

所以並不存在因為只是沒有奪冠,所以沒有辦法生存下去,只有成績,才是真正決定能否在職業圈生存下去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