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茅山下,賣粥人(第1/3頁)
章節報錯
茅山腳,村寨。
這個村寨不大,只有百十來戶人家。除了偶爾來收購草藥皮貨的行腳商,山民們基本見不到外人。
可是最近一段時間不一樣了,冷清的村寨越來越熱鬧。
先是來了些奇怪的老道,跑到山上建什麼道觀,前前後後折騰了好些日子。
等道觀建好後不怎麼來了,又開始有客人陸續來訪。說是參加什麼開山大典,一批批的在寨裡住了下來。寨子太小住不開,甚至還有人去山裡露營。
雖然出手都很大方,也沒哪個惹事,但山民們常年與世隔絕,潛意識裡還是有些牴觸。
不過要說最奇怪的人,是一個不知道什麼時候來的年輕人。
穿著和他們一樣的山民服飾,在村寨的一個角落裡搭了個棚子,在那裡煮粥賣粥。
所有人都覺得是山裡人,甚至就是村寨裡的人。因為那個年輕人讓他們很親切,絲毫沒有外人的陌生感。
可要說是認識也沒人認識,沒人能說出年輕人的名字,甚至連誰家的都不知道。
不過只過了兩天,就沒人再討論了。
因為在所有山民的概念裡,都覺得這個年輕人似乎已經在寨子裡住了許多年。既然住了很多年,那就肯定不是外人。
奇怪的年輕人,自然就是蘇青。
“天中令節欣相迓,地臘靈辰福轉加。燕赤霞選五月初五開山,倒是挑了一個好日子。”
蘇青望了一眼山上,回過頭繼續熬鍋裡的粥。
大鍋旁邊一塊大青石,上面擺著兩摞碗筷。還有兩張簡陋的桌子,四隻長條木凳。靠外的位置立著一塊牌子,上面歪歪扭扭寫著“一碗粥”三字。
如果有人走進棚子坐下,蘇青就直接盛一碗粥端過去。
茅山開山牽扯甚廣,每一個來觀禮的客人都能得一份緣法。但能否真正把握住,還要看客人的選擇。
“哎,這有個粥棚?”
“一碗粥?這名字有點意思。”
走過來兩個人,一胖一瘦,江湖人打扮。
“咱們去嚐嚐吧。”
“粥有什麼好吃的,還不如去山裡打野味。”
“這幾天竟吃肉,當換換口味。而且總堂主這幾天過來,咱們也不好走開。”
“說的也是。”
兩人簡單交流兩句,前後走進棚子。坐下後沒等說話,蘇青便端了兩碗粥放到桌上。
“哈哈,手腳挺利索。小兄弟,你是這山裡人?”
胖子性格豪爽,大大咧咧打招呼。
蘇青沒有和他說話,放下粥就走開了。
“嘿,又是個悶葫蘆。”胖子搖頭。
“這裡的山民與世隔絕,好像都不太愛說話。”瘦子已經喝上了粥,“你快嚐嚐,這粥味道還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