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2月,5號。

農曆臘月二十八。

沈明和情姐又纏綿了一個上午之後,便在帝都分別。

情姐要去趕飛機飛回江浙,而沈明的老家蒼州距離帝都比較近,開車回去就可以。

先是送情姐去了機場,分別之際自然又是一番依依不捨。昨晚雖然沒能讓情姐變成沈明的形狀,但至少也讓情姐吃到了魚子醬。

這是一個很大的突破!

距離沈明大被同眠的夢想,又近了一大步!

等送走了情姐,沈明也驅車返回蒼州。

這個時代,高速公路雖然非常的少,距離近也更便捷的京臺高速更是連個影子都沒有呢。不過,因為蒼州地處帝都南方,屬於前往海城的必經之地。有著這樣的地利之便,於1987年動工的京滬高速,此時已經聯通了帝都和蒼州。

所以,沈明從帝都回蒼州,也可以走高速。

沈明從帝都出發,用了不到三個小時,便到了蒼州的市區。

等進了蒼州市區,街邊的武館便多了起來。

當然,這些開在市區裡的武館,名字都是五花八門的,像什麼“國強武館”、“大力武館”等等,用這種名字的,幾乎都是“弟子館”。

正所謂一脈相承,武館也極為看重這一點。一家武館,基本都會傳給一人,包括武館的招牌,也只會傳給一個人。

要是子孫爭氣,便傳給子孫,要是子孫不爭氣,便傳給最出彩的那位弟子,基本就是大師兄。

當然,把武館傳給大師兄,大師兄也不會竊據武館。基本執掌幾年,就會還給師父的後代,然後自己在出去另立山門。這種情況,是可以打著師父旗號的。剩下的的徒弟,出去開武館的話,也可以藉助師門的名聲,但招牌上不能用師父的名號。

蒼州市區的路修的還算不錯,但沈明的老家不在市區裡,而是在市區西邊的河澗市故仙鄉的柳仙村。

河澗這個地方,再往西就是保錠府,和保錠一樣,河澗最出名的美食,也是驢肉火燒。不過河澗驢火和保錠驢火是有些區別的。

不說製作工藝不同,最明顯的是兩派火燒的不同。

河澗火燒是長方形的,而保錠火燒則是圓形的。

沈明曾經在帝都的時候,見過許多賣著長型火燒的店,打的名號確實保錠驢火。

相較於河澗的驢火,河澗的武術似乎沒有太大的名氣。在提到武術之鄉的時候,大多數人想到的基本都是滄縣。

但實際上,因為地處保錠府與蒼州市的交接處,河澗的武術反而更加昌盛龐雜。

就比如沈明家的八極拳,他家雖然不是開武館的,屬於家學傳承,但沈氏八極在整個滄州都是大名鼎鼎的,屬於蒼州八極門中不可忽視的一支。

蒼州作為官方第一個認證的武術之鄉,境內流傳的功夫門派數不勝數,光是記錄在案的便有五十多種,光是拳種這一項便佔了全國的百分之四十。

行話說,南有蒲田、中有登封、北有蒼州。莆田說的是武當,登封說的是少林,三地並稱,可見蒼州在華夏武術界中的影響力。

而蒼州這些龐雜的武術流派中,影響力最大的,分別是披掛、燕青、八卦、功力、查滑、八極、六合、太祖,此八大武術種類,又被華夏武術界稱為“蒼州八大門”。

乃是蒼州最具有影響力的武術門派。

而在這八大門中,又各自有不同的流派支脈,像是沈家的八極拳,便是八極門中的一支。

沈明家住的村子叫柳仙村,又叫大柳樹下、柳樹底下,聽老一輩人講的傳說,說是村子裡有一株柳樹在這裡成仙得道,先人們認為這裡是風水寶地,便在此定居了下來。現在他們村頭也有一顆三人才能圍抱過來的大柳樹,傳說這就是那柳仙的遺蛻。

在他們故仙鄉,村子好多都是這樣命名的,像是他們附近的留仙村、三仙村、葉仙村、百草林莊等等,名字的由來都有些神秘色彩。

老沈家在他們柳仙村不算是什麼大姓,聽村裡人說,他們老沈家的祖上,也曾經人丁興旺,後來在清朝的時候,趕上了大饑荒,許多人為了活命,都背井離鄉了。

如今的柳仙村,姓馬的最多,他們和旁邊的百草林莊裡的馬姓是一個祖宗,和孟村的回民馬姓也沾親帶故。

村子前是一顆高大粗壯的老垂柳,沈明小的時候沒少在這柳樹下練功。有一條小河,從村後頭的矮山上流下,貫穿整個村子,沈明家就在村後頭的那矮山下面。

在這廣袤開闊的華北平原中,有這麼一座小山,也算是難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