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二年,十月十五日。

無數身穿黑衣黑甲、身後旗指物皆為竹雀紋的騎馬武士在遠處來回馳騁。遠處群山之上,一輪渾圓的血色落日;孤城城中,狼煙正直直刺向昏黃的天空。

此時困守在海口城本丸的長坂光堅已然意識到信濃一國的大局已定,自己與僅剩下十餘名城兵成仁的時刻即將來臨。

上杉輝虎、八條景定在將傷員留在稻荷山上,並配置了一部分軍勢守衛糧道和小荷馱隊後,就率六萬三千餘軍勢與千坂景親所部的一千餘軍勢合流。

隨後,在大量鐵炮、火失的輪番集火壓制之下,只見整座海口城都在顫抖,還不到一刻鐘的時間,本丸已經被如潮水一般湧入的上杉軍攻陷,十餘名城兵盡數被討取,守將長坂光堅也在城池陷落的同時,於大廣間裡切腹自盡。

“啟稟御屋形殿、八條令公,海口城守將長坂筑後守已於大廣間中自害,其餘城兵無一人投降。”千坂景親快步走到上杉輝虎和八條景定的面前彙報道。

“恩。看來長坂筑後守最終還是為他的愚忠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外代價。”景定不由得發出了感嘆。

“甲州武家之忠勇著實令人欽佩,只可惜他們未遇明主,最終白白付出了生命。千坂對馬守,你立即將長坂筑後守以及所有城兵的屍體厚葬吧。”輝虎長嘆了一口氣後說道。

“遵命。”千坂景親隨即領命而去。

“海口城如今已陷落,整個信州就只剩下葛尾城和高島城了。”景定一邊注視著還在燃燒的海口城本丸兩層天守,一邊說道。

“我軍之後的目標只有一個——武田大膳大夫的首級。”輝虎說完就從馬紮上起身,並眺望著群山之後的甲斐國方向。

由於武田家於北信濃花岡原、稻荷山兩地慘敗,損兵折將,歸者更是不到百人,國人也是異常愁怨,不少人都不願繼續效忠於武田家,紛紛開始自謀出路起來。

在龍岡城開城後不久,八條憲繁所率的八千軍勢很快就越過了甲斐、武藏兩國的境目地帶,並且在甲斐諏訪口擊潰了加藤虎景所佈置的伏兵,討取了市川內膳正(上野原七騎眾之一)、富田鄉左衛門(上野原七騎眾之一)等一百餘人,武田軍的敗軍更是丟盔棄甲逃往上野原城。

初戰告捷的上杉軍緊追不捨,一路追擊至上野原城二之丸的大手門外。

而這一次,加藤虎景就不像上次那樣有餘力來發起以水代兵的戰術了。隨著八條憲繁率軍大舉攻入甲斐之後,小山田有誠、小林房實、上原能登守、河村房秀、牛田真綱等郡內小山田家重臣們就帶著家督小山田信茂來到八條憲繁的陣中前來參陣,並協助八條軍切斷了上野原城與外界的一切聯絡,使得上野原城完全成了一座孤城。

正身在谷戶城的武田信玄得知八千八條軍已圍困上野原城的訊息後,當即啟程返回自己的本據躑躇崎館,並且將武田一族的家卷盡數送往躑躇崎館東北處的堅城要害山城。

同時,武田信玄為了儲存為數不多的兵力,只能下令放棄躑躇崎館外圍的大量城池兵砦,將兵力都集中在躑躇崎館一帶,利用周邊的有利地形再進行抵禦上杉軍的侵攻。

畢竟躑躇崎館外圍的不少城池兵砦都是些小據點,而且還星散各處,難以做到互為犄角、相互支撐,根本無法對兵力雄厚的上杉軍起到有效的遲滯作用。故而武田信玄認為還不如放棄那些如同雞肋一般的城池兵砦,將僅剩下的兵力都集中在自己的手中,將上杉軍拖入甲斐的群山之中慢慢消耗,伺機尋找合適的戰機,而後再一舉擊敗來犯的上杉軍。

然而,武田信玄的命令還是下達晚了。

甲斐一國之中實力稍強、兵力稍多的上野原七騎眾已經在八條軍的持續打擊下損失慘重,餘眾更是被八條軍包圍在了上野原城之中,根本無法突圍前往躑躇崎館去與武田信玄會合。

而郡內的有力國人領主小山田家也在八條家的調略之下倒向了上杉家一方,並且甘願協助八條軍對甲斐的侵攻。

上野原城守將之一的市川掃部助見武田家大勢已去,率先出降,其餘守軍也都緊隨其後。但是加藤虎景卻依舊率加藤一族堅守城池,甚至還挫敗了上杉軍多次攻城。

可八條軍畢竟人多勢眾,而且還有小山田家所派出的五百餘軍勢加入後,很快上杉軍就在鐵炮隊、弓隊的掩護下,攀爬進入上野原城的二之丸。

加藤虎景並不想讓二之丸迅速陷落,就帶著兒子加藤景忠、加藤信邦在二之丸與上杉軍展開混戰,沒過多久,加藤虎景就因寡不敵眾,被八條軍武將河西滿秀所討取,上野原城也因此而陷落。

加藤景忠和加藤信邦二人也在隨後被俘,八條憲繁知曉加藤一族忠勇剛烈,想讓他們之後為八條家所用。可加藤景忠和加藤信邦二人不願投降,一心求死,同時還怒罵為八條家效力的小山田信茂、勝沼信就、河西滿秀等原武田家家臣。

於是,八條憲繁只好下令將加藤景忠和加藤信邦二人拖至城外斬首,只好與加藤虎景一同厚葬。

在奪取東甲斐重鎮的上野原城之後,八條憲繁就將下一步的目標指向了小山田領西北方的黑川金山,意圖在奪取黑川金山之後翻越大菩薩嶺進入甲斐府中平原。

隨後,八條憲繁就留內藤綱秀率五百軍勢留守在上野原城,確保八條軍糧道和小荷馱隊的安全,同時還令勝沼信就、河西滿秀、小山田信茂等甲斐武士為先導役,向黑川金山攻去。

十月二十日。

八條軍連克藤尾山、大寺山、小管館、黑川金山等地,討取守將小管信景、青柳二右衛門等人,八條憲繁更是不做任何停留,繼續率軍南下,兵鋒直指勝沼城。

至此,甲斐與武藏、上野、東駿河等地的境目地帶全被八條軍所控制,甲斐的戰事大局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