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武田遭殃(第1/2頁)
章節報錯
正所謂世事難料,武田晴信之後就會體驗到什麼叫喝涼水都能塞牙。
就在武田家上下都在忙於抵禦上杉軍的‘侵攻’時,多則噩耗接二連三的傳到了武田晴信處——甲斐、南信濃等地疫病流行,武田晴信次男武田信之患病而亡;武田晴信三男海野信親患上眼疾從此失明;甲斐突然出現旱災,河口湖枯乾······
由於武田領內同時爆發旱災和疫病,致使領內的人口大幅銳減,貧不能葬者不在其數,不少領民甚至拖家帶口逃至他國,武田家上下更是人心惶惶不可終日,時刻擔心上杉家是否會趁著眼下武田家實力極具衰弱之際出兵攻打。
而最為巧合的是,武田領爆發旱災和疫病還是在建長寺進行大規模法事之後出現的,這就讓武田晴信開始懷疑是八條景定指使領內僧人詛咒武田家所致,但就是拿不出絲毫的證據證明。
之後,武田晴信被迫頒佈德政令,免除治下領民一部分債務、賦稅、年貢,還推行恩赦、減稅等德政,以此來應對危機。
不僅如此,武田晴信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他還決定剃髮出家。
為武田晴信持戒的是快川紹喜,為他剃度的是他幼年的老師岐秀元伯。完成之後,武田晴信得齋號“德榮軒”、道號“機山”、法號“信玄”,全稱為“武田大膳大夫德榮軒入道機山信玄”。
與武田信玄一起出家的還有幾位家臣,其中就有足輕大將原虎胤,法號為“清巖”;武田信玄的同乳兄弟、譜代重臣長坂光堅,法號“釣閒齋”。
就算武田信玄遁入空門,但是他仍然六根未淨。在甲斐、南信濃各地的災情尚未緩解之時,還跑去諏訪與由布姬鬼混,將政務大都扔給了武田義信來處理。
留守在甲斐各地的家臣在聽聞此事後無不感到灰心喪氣,勝沼城城主今井信甫、曾根館館主下曾根信恆等人紛紛開始自謀出路,他們可不願繼續坐在武田家這條全是漏洞的船上。
此時的景定正忙於進行越中、左渡兩國的大規模檢地,他在聽聞武田領爆發旱災和疫病後,並沒有出兵攻打武田家的打算。
一方面,景定需要掌握上杉家位於北陸道各領國的實際產出;另一方面,輝虎不願趁人之危,她想在戰場上一舉擊敗武田晴信。
由於揚北眾中僅轉封了加地春綱和鯰川清長二人,故而景定暫時不打算對越後進行大規模檢地。因為景定可不想在大戰之前讓越後一國發生內訌,中條藤資、黑川清實、色部勝長、安田長秀等揚北眾諸將的實力較強,只要還能使喚得動這些人,那就不必去損害他們‘守護不入’的特權。
越中一國因為瑞泉寺、勝興寺等一向宗寺院被連根拔起,以及椎名領完全被上杉家所掌控,故而在越中進行檢地幾乎不會受到較大的阻力。
而左渡一國中幾家勢力較大的本間家皆被攻滅、改易、減封,根本沒有人敢輕易挑戰上杉家的權威。
先前越中的指出檢地為三十萬六千六百石、左渡的指出檢地為兩萬一千石。景定在對比關東諸國的檢地後就認為左渡一國的石高差異可能不大,但是越中一國的石高差異極有可能像上野、武藏、常陸、等國那樣出現十萬石以上。
因為越中一國有著廣闊的平原,以及中部有有莊川、神通川、黑部川等河流流過,非常有利於農業灌既。所以景定就認為越中一國的指出檢地水分頗大。
得益於輝虎先後將家中有力家臣柿崎景家、安田景元、莊田定賢、福王寺孝重、桃井義孝、管名重國等人轉封至越中,故而上杉家對越中一國的掌控力度比上野、南出羽等地來說較強一些。就連小島職鎮、唐人親廣、神保覺廣、長澤光國等人越中的國人領主們也都逐漸被官化。
天文二十三年,八月。
在經過大規模的檢地後,越中一國實際產出為五十三萬石,石高差異為二十二萬三千四百石。而這些差異的石高全是集中於勝興寺、瑞泉寺等一向宗寺院所割據的西越中。
左渡一國的實際產出為三萬石,石高差異為九千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