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災人禍不斷,脫歡帖木兒也是知道天下百姓過得不易,於是這個信佛的皇帝除了花費巨資舉行法事,祈求神佛庇佑以外,還下令減稅賑災。

很多人不知道,脫歡帖木兒執政初期的官方稅收,是封建王朝中少有的低稅。

當然,這也僅限於官面上的文字描述。實際執行到百姓頭上,又是另外一回事。

當官的變著法撈錢,所屬始參日拜見錢,無事白要曰撒花錢,逢節曰追節錢,生辰曰生日錢,管事而索曰常例錢,送迎曰人情錢,勾追曰齎發錢,論訴曰公事錢......

明目之多,冠絕古今,讓脫歡帖木兒這個當皇帝的都歎為觀止。

至於賑災更是另一檔搞笑的官場現形記,脫歡帖木兒知道要給百姓撥發賑災物品,但實際操作的是中書省和手下的百官。

中書省的高階官員籌集糧食和銀兩,自己趁機剋扣一點,賑災物資到了各路各省,地方官員再自己留一點,之後郡州縣府,一路下來,到了百姓手中,只剩下穀殼子了。

然後地方上的各級官員按照規矩,上書歌頌皇帝的英明神武,對比下唐宗宋祖,最後說下大汗是古往今來獨一無二的仁君。

脫歡帖木兒一開始還很欣喜,認為自己確實是仁君,但這次脫脫的奏摺中,極其隱晦地告訴他這個官場潛規則,讓脫歡帖木兒一下子發了瘋。

真把他這個皇帝當傻子了不成?

朝廷治下,餓殍遍地,盜匪橫行,文官的只管變著法子撈錢,武官的吃空餉,這些脫歡帖木兒心中明白得很。

只是以往被百官描述下的天下太平所迷惑,如今被掀開這層遮羞布後,脫歡帖木兒對治下官員的無能和貪腐更加痛恨。

他絮絮叨叨地抱怨,從燕帖木兒開始,接著跳腳咒罵伯顏,然後是文武百官,最後是造反的彭瑩玉等人。

奇皇后安靜地傾聽著,甚至有些無聊地擺弄自己的指甲,脫歡帖木兒發洩完後,她才接話道:“這些人都該死!要不,大汗下令把這些不聽話的亂臣賊子都殺光?”

脫歡帖木兒瞧著懷中的奇氏,好氣又好笑道:“你呀,真是說的簡單!朕把他們都殺了,誰來幫朕管理這江山啊?”

“那就殺幾個領頭的立威?”奇皇后緊接著說道。

脫歡帖木兒更是苦笑,自己妻子已經三十幾歲,但性格還和十六七歲的小女孩一樣,想問題想得太簡單了。

“領頭是誰?是脫脫嗎?還是御史大夫韓嘉納?說真話,朕以往容忍百官貪汙,是因為朕以為他們能幹點實事!但現在看來,群臣誤我啊!”脫歡帖木兒繼續道,“造反的亂賊雖多,但朕不懼,什麼彭瑩玉,什麼紅巾軍,區區草民真能推翻我橫跨東西大陸的蒙元帝國?朕不信!”

“漢人要是真能成事,當初就不會被老祖宗們追著跑,我們蒙古人也不會踏足這塊肥沃的土地了!”

“朕擔心的帝國內部的腐朽,那些能夠彎弓射箭的勇士現在還能不能為朕而戰?”

“朕的惶恐來自於此啊!”

奇皇后聽完,心中默然,她哪裡不知道自己剛剛的提議好笑,但正是這樣無足輕重的對話,能夠緩解脫歡帖木兒心中的不滿。

只是這樣往日奏效的辦法,今天卻是沒有效果,奇皇后知道自家丈夫確實害怕了。

奇皇后瞥見脫脫的奏摺,勸解道:“大汗莫急,不是還有丞相脫脫嗎?脫脫有勇有謀,忠心耿耿,當初推翻伯顏就屬他功勞最大。為相幾年,朝野上下不也讚譽有加嗎?”

“脫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