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三國羅貫中還是水滸羅貫中(第1/2頁)
章節報錯
王鼎送走於良槐後,就信步走到窮風學堂。
站在欄杆前,望著喜樂濃濃的有窮寨,王鼎有種欲說還休的思緒。
來到這個世界的時間也不算短了,哪怕每日醒來都有一種恍如隔世的錯覺感,但王鼎只要發現自己還在這個寨子裡就覺得心安。
他惶恐於一覺醒來,這成了一場夢。
前世太孤獨了,無父無母,孑然一身,哪怕能力出眾,社交圈卻狹窄得一塌糊塗,人人避而遠之。
這個世道沒有紅酒,沒有一夜醒來的醉生夢死,也沒有高樓大廈,更沒有王鼎心心念唸的現代化優越生活。
這裡貧瘠,荒涼,像過原始人生活一樣。
但這裡有人,有王鼎想要珍惜的人。
優越的生活沒有了大不了自己動手去創造,但這裡的人沒了,對他來講就沒多大意思了。
有窮寨,這是他王鼎的國!
無論前方有多大的困難,他決不允許自己的國隕滅。
想通這一點後,王鼎對於未來的路,也有了個清晰的底線,無論出山攻打縣城也好,還是隱匿山中,只要寨裡的人生活安樂,便足夠了。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週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
學堂中有一段響亮的說書聲穿了出來,王鼎的思緒被打斷,但他並不生氣,恰恰相反,還被勾起了幾分興趣。
“這是哪個混小子在講三國呀?竟敢在祖師爺面前班門弄斧?”
王鼎問向身邊的樊二,樊二笑道:“陛下,聽這聲音,可能是學堂裡的孩子吧!”
王鼎自詡講三國的祖師爺,是因為他知道寫三國的羅老爺子現在還不知道在哪個牆角和泥巴,他講各種演義盜用最多的就是羅老爺子的三國演義。沒辦法,誰叫他對這個最熟悉呢?
“……傍邊一人鼓掌大笑曰:“此事易如反掌,何必多議!”視之,乃曹操也。正是:欲除君側宵人亂,須聽朝中智士謀。不知曹操說出甚話來,且聽下文分解。”
“好!”
“本哥兒你再繼續講!”
“講得就比主上差一點點!”
只聽見學堂裡傳來一陣交好的歡呼聲,起鬨著讓那人繼續講吓去。
王鼎這下好奇了,要知道他講演繹故事,雖然張冠李戴,胡亂點鴛鴦譜,但自認為情節緊湊,故事精彩,可就是這樣感覺也沒學堂裡那清靈的聲音講得好啊!
“咱去看看!”
隨口唸到,王鼎就揹著手,走到聲音傳來的堂室,站在窗戶外,看裡面情形。
只見二十來個孩子圍著一個濃眉大眼的少年,那少年站在木桌前,拿著平日裡講師用的小竹條,在沙盤上指指點點,畫來畫去的。
“嗯,要我講也可以,但你們得先把主上講得梁山好漢的結尾跟我說一遍。我來得晚,沒聽過,你們給我講了,下次我編好再講給你們聽!”
只聽見那濃眉大眼的少年,一邊擺弄著竹條,一邊朝圍觀的孩子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