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八章 李嚴在紐約(第1/2頁)
章節報錯
盧梭雖然有信心。
但他的確還在適應性的恢復與提升階段,成績並不穩定。
而在換腳之後,繼續在勒沃庫森訓練已經沒啥意義。
盧梭在勒沃庫森,一是藉助BR醫學中心的裝置,來為自己做出‘理想狀態’的標註,以隨時測試,確定自己第一階段訓練的完成度。
第二則是因為勒沃庫森的裝置可以幫助盧梭在受傷後更快的恢復,同時恢復的過程中,還能保證狀態不下滑。
現在這兩個目的都不存在了。
於是盧梭打算回國。
不出意外的話,盧梭與BR醫學中心的這次史無前例的‘技巧解剖’式合作,也將告一段落。
BR醫學中心的凱撒主任,帶著一部分員工為盧梭舉辦了一個挺溫馨的歡送宴會,在宴會上,凱撒祝盧梭重新拿回世界紀錄,並且最好不要再見面了。
沒錯,盧梭每次來勒沃庫森,都是為了治傷,如果再不見面,那就是對盧梭來說最好的事了。
宴會後。
BR的人離開了盧梭租住的公寓。
這是一幢小二樓,就在勒沃庫森訓練場附近的豪斯霍夫大街,房主人以每月3000歐元的價格租給了總局,總局則交給盧梭和他的教練團隊使用。
陸錦榮來到盧梭位於一樓房間的時候,盧梭正在收拾自己的衣物,成為職業田徑運動員將近四年時間之後,盧梭已經習慣於在全世界飛來飛去地訓練和生活。
他的隨身衣物非常簡單,兩套常服,三套訓練服,三雙鞋,還有一些用來消解寂寞的書籍,一隻30寸的行李箱就裝得下。
抬頭瞧見陸錦榮,盧梭疑惑著說:“教練?”
“我有個想法。”陸錦榮說。
“啥想法?”盧梭有點好奇,“您想師母了?”
“臭小子!”陸錦榮笑罵了一句,“我在想咱們要不要去紐約訓練一個月。”
“紐約……為什麼是紐約?”盧梭覺得有點古怪。
總局在紐約沒有訓練基地,雖然紐約氣候不錯,全球知名的醫院也不少,但這些醫院在運動醫學方面並沒有什麼建樹,能替代它的地方太多,所以很少有國內運動員選擇去紐約進行訓練。
嗯。陸錦榮沉默了一下。
“6月末紐約有一場超級大獎賽,可以作為你奧運前的最後一場正式比賽,然後7月初就回國進行4×100米的集訓。”陸錦榮緩緩說,然後面對盧梭的目光,他嘆了口氣,說出了實話,“李嚴在紐約。”
“李嚴?”聽到這個久違的名字,盧梭只覺得尾骨有電流‘啪’一下竄了過去,甚至有點懷疑自己的耳朵。
就算李嚴仍然活著,他的名字又怎麼會從陸錦榮口中說出來的呢,這太神奇了。
“你不好奇董教練為什麼一直沒有勒沃庫森陪你嗎?”陸錦榮說。
“董教練不是回國了嗎?”盧梭回答,從四月開始,董子健就離開盧梭的身邊了,陸錦榮的解釋是家裡有事。
“董教練一直在紐約,李嚴的病情比較嚴重,要在紐約的醫院接受治療。”陸錦榮說。
啊……盧梭點頭,這大概是種土豆種出來的病吧。
“這段時間我給你的訓練建議,大部分都是董教練轉述李嚴的想法。”陸錦榮又說。
盧梭瞪大了眼睛。
……
改變行程。
盧梭與陸錦榮飛赴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