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一章 研究資料(第1/2頁)
章節報錯
不得不說,盧梭羨慕劉羽了。
110米欄突破12秒90是什麼概念呢。
大概相當於盧梭跑了個9秒75,破了鮑爾保持的9秒77世界紀錄。
這聽起來還行的話。
那盧梭跑9秒75的時候,後面還跟了個9秒76的鮑爾,這個狀況就和今天此刻的洛桑差不多了。
劉羽突破他與約翰遜共同保持的110米欄世界紀錄的同時,這場比賽的第二名阿諾德,也跑進了12秒90,同樣破了世界紀錄。
一場比賽,110欄世界紀錄被兩次打破,這場發生在瑞士洛桑的大獎賽註定載入世界田徑史冊。
比賽結束後,劉羽被記者和工作人員擁著坐上了標有‘12.88’數字的大計時器,在計時器上,劉羽仰天長嘯的樣子讓盧梭羨慕不已。
牛B啊~
田時偉拿到銀牌大獎賽的第一很牛B。
劉羽破掉世界紀錄更牛B。
盧梭休養訓練的時候,所有人的成績都向往前狂飆勐進,這不禁讓盧梭有了一種自己也必須加快腳步的危機感。
“換個方式吧。”盧梭對湛徵說。
“什麼方式?”湛徵問。
“用我自己的方式,而不是它提供的方式。”盧梭說。
之前的2000次起跑練習,盧梭寄希望於狀態列提供的‘天擇’技巧,能夠把其他技巧化為盧梭的身體本能,由此節省體力,延長競技生涯,提高自己的成績。
此刻想來,一個‘技巧’怎麼能吃掉另外一個‘技巧’呢。
盧梭想要擺脫‘技巧’的限制,唯有讓自己掌握‘技巧’才行。
湛徵不知道盧梭說的‘它’是誰,大概是指BR醫學中心,但BR醫學中心提供的訓練方式,盧梭並沒有採用吧。
雖然不瞭解,但湛徵有個優點,就是他絕不多話。
“好。”湛徵說。
……
第二天。
盧梭開始自行練習起跑。
BR醫療中心的高科技運動器材幫了很大的忙。
那些器材可以紀錄盧梭每一處關節、肌肉的動作,紀錄力量從肌肉中傳導的路徑。
盧梭要做的,就是讓自己變得‘不完美’。
“壓力降低了!”凱撒看著最新的測試結果驚呼。
盧梭也看到代表著自己的身體影像圖形,在電腦螢幕上顯示的紅色區域的確變少了。
“但你的起跑速度變慢了。”凱撒又皺眉。
之前凱撒稱盧梭精準得像是一臺完美機器,每次起跑都可以穩定在0.12到0.14秒之間,但這次,聽到指令後的起跑速度變成了0.25。
盧梭覺得這個結果很正常。
於是接下來他就開始跟凱撒研究,怎樣跑才能回到那個‘完美機器’的狀態,比如手臂再抬高一點,腳步再向前一點,身體的傾斜角度應該如何。
這就像是重新學了一次起跑動作,但所有的動作都有固定‘格式’,都是為了盧梭自己而設計,盧梭只需要讓自己回到狀態列給他預設的最優‘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