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

天氣晴。

風速適宜。

盧梭站在跑道上。

回憶他與陸錦榮研究出來的要點。

還是按照‘加速’和‘爆發’相結合時的研究思路。

歸根結底,還是‘步幅’與‘步頻’的問題。

‘極速’技巧之所以帶來無與倫比的啟動速度,與天下無敵的前50米,是因為步頻得到了極大提升,按照這個步頻全程跑完100米的話,盧梭大概需要48步。

‘引爆’之所以快,則是因為步幅很大,當然鮑爾步頻也快,只是相對於‘極速’來說,更大的特點是可用‘廣闊’來稱呼的步幅,鮑爾跑出9秒77成績時,用了43步。

所以,要把兩者相結合,在初始研究時,有個不可解決的問題就是,盧梭要‘高步頻’還是‘大步幅’。

二者能結合嗎?

總得試試。

……

盧梭向陸錦榮揮手示意自己準備好了。

哨聲響。

盧梭衝出起跑線。

他啟動很快。

‘高步頻’在啟動時的優勢非常明顯。

加速完成。

盧梭抬起頭。

憑無數次百米跑的經驗,臆想著鮑爾在這個時候已經開始想要超越他了。

五十米。

啟動‘引爆’。

砰!

盧梭摔倒。

場邊的短跑隊員一陣驚呼。

陸錦榮忙向盧梭跑過來。

不過盧梭已經翻了個跟頭,憑藉世界級的核心力量重新站起。

“沒事。”盧梭向陸錦榮搖頭,“換了跑法不適應。”

“真沒事?”陸錦榮問。

“真沒事。”盧梭點頭,他早知道會摔,狀態列提示他了,所以他戴的稱號是‘小白馬’,而不是‘玻璃王冠’。

即便知道要摔,盧梭還得摔,因為他必須要在摔倒中獲得經驗,找到平衡兩種技巧的關鍵點。

《最初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