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梭不是第一次接受尿檢了。

但奧運標準的尿檢還是第一次。

執行尿檢的是兩位外國檢查官,其中一位男性留在侯檢室,在這位男性檢查官的注視下,盧梭完成了尿檢全過程,然後A瓶與B瓶在盧梭和檢查官的雙重檢視下進行封裝。

之後檢查官會檢查這些尿樣,尿比重不超過1.005即為合格。

盧梭16號被檢查了一次,17號又被檢查了一次,18號這是第三次,盧梭不反對檢查,只是疑惑為什麼只有他被檢查。

陸錦榮在候檢室外等盧梭。

這時距離100米決賽只剩下20分鐘了。

他們匆匆趕往比賽場地。

“這就是冠軍候選者的待遇,不只是你,潘凱應該也會被查。”陸錦榮說,“如果是在國外,你的成績這麼好,就不止每天檢你一次了。”

吞噬

“只驗尿查不出所有的興奮劑吧?”盧梭問。

“有時候他們還會抽血。”陸錦榮說,“10年前那批田徑運動員就是被這兩種手段一起發現的。”

十年前那場興奮劑風波,對國內田徑專案的影響直到現在。

盧梭和陸錦榮走進運動員通道的時候,發現潘凱和他的教練也一起步履匆匆趕到,顯然是在另外一個候檢室接受了尿檢。

嗯……

盧梭瞧著潘凱,有點疑惑。

他想起自己之前的一個猜測,潘凱不怕尿檢嗎?

……

盧梭和潘凱並排從運動員通道走出時,攝像機鏡頭立刻對準了他們,現場大螢幕上出現了他們的身影,隨即觀眾座席上爆發出一陣歡呼聲。

潘凱、盧梭,國內百米運動的第一、第二,已經擁有了很大的知名度,盧梭成名雖短,卻是‘傍著’潘凱一路闖進所有人視野中的。

而盧梭在複賽時跑出了10秒15的成績,不僅是讓原本的第一、第二排名變得不確定起來,也為這場決賽帶來了太多的話題性與爭議性。

究竟,誰才是國內100米專案的第一人?

是這兩年新近崛起的潘凱?

還是比‘這兩年’更加短促的時間內如同流星一般進入大眾視野的盧梭?

這場比賽會給出答桉。

收視率正在節節攀升。

負責直播的攝像機老師也非常貼心的時不時把鏡頭在盧梭和潘凱之中來回轉移,直播主持人和專家聊著一些八卦和趣事,等候著比賽開始。

……

盧梭開始在觀眾席上尋找盧小魚和房東老爺子,很快就看到了他們的所在,像是盧梭參加省運會時一樣,盧小魚、房東老爺子、房東老爺子的一家人,佔據了一大片區域,當然,票還是盧梭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