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

天氣晴。

仔細嗅可以從風中聞出一絲魚腥味來。

雖然東青體育館距離大海還有幾公里的距離。

風有點大。

盧梭在做上場前的熱身準備。

之前在首都因為發燒而接受醫生治療時,醫生跟他說要多‘行動’,但別‘運動’,他聽從醫囑,但也在進行保持狀態式的訓練,每晚差不多兩個小時。

現在,他感覺自己狀態不錯。

董子健替他用別針別上了胸牌,胸牌上用中英文標著國家名字,最中央則是盧梭這次的編號0815。

很巧,這個數字恰好是盧小魚的生日,想到這,盧梭不禁有點後悔,這次沒把盧小魚帶到澳城來。

現在,10000人的體育場,坐得滿坑滿谷,盧梭有點費力的才從東北側的觀眾席前排,找到了陸錦榮和關昭月還有申瑩瑩三人,位置很好,票是田時偉找教練組從主辦方要來的。

而朱諾則和田時偉坐在一起,她混進了內場,雖然這邊沒有跳高隊比賽的專案。

他們都是為了盧梭而來。

被盧梭注視的幾個人,都感受到了盧梭的目光,因為他們都在盯著盧梭看,雖然因為距離太遠,沒辦法說什麼,但他們都在揮手喊著給盧梭打氣。

盧梭收到了他們的鼓勵。

再瞧向他即將走上的跑道。

跑道已被清空場地。

工作人員正在安裝腳蹬器。

好幾架攝像機,戴著標誌各國國旗的LOGO,擺在跑道一邊。

這是國際賽事,九個國家的體育頻道都將錄播或者直播這場比賽,如果盧梭有幸奪冠,那麼他的名字將傳遍半個亞洲,想到這,盧梭莫名感受到了一種戰慄般的興奮。

“你被安排在八道。”董子健跟盧梭做上場前的最後囑咐,“不要急,跑出你在首都測試時的成績,就肯定能進決賽。”

200米的八道不是什麼好位置。

由於是彎道起跑,所以越往內側的跑道,起跑時在視覺上看越是領先,八道、九道會下意識地去追趕內道的選手,造成心態失衡、動作變形。

當然,八道、九道也有優點,就是所面臨的彎道弧度更小,要保持平衡的難度低,可以更快地提升步頻與步幅。

“你的對手是日本隊選手和哈薩克的選手,韓國隊也並不弱,可以說200米的強手都在這一組裡……”董子健繼續說。

這些話,昨天晚上董子健已經跟盧梭說過一遍了,預選賽總計分為兩組,盧梭所在這一組的強手尤其多,陳天富那一組壓力就小點。

這時,盧梭和董子健看到李嚴走了過來。

看到李嚴,董子健雖然繼續說著話,但兩人的焦點都已經不在彼此身上,李嚴的存在感就是這麼強。

李嚴站在那,聽了一會兒董子健的說法,這才開口:“20秒80到20秒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