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和關羽在水中激戰。

關平在漢水那邊決了河堤。

也駕著輕舟朝著江州城他挖地道的地方駛去。

此時漢水決堤,大水將江州城全部都圍了起來。

洶湧的洪水不停的拍打著江州城城牆。

江州城的四門時不時地就有一小股一小股的洪水滲入到城內。

費觀和嚴顏兩個人,一人負責兩個城門。

不停的呼叫民夫和士卒在瘋狂的挖土堵著四面城門。

他們不敢粗心大意。

若是城內進了水,哪怕只是到膝蓋那個程度。

也會大大的影響城內士卒和物資的調配。

萬一這個時候敵人來攻,他們怕是首尾不能相顧。

江州城內人聲鼎沸。

到處是人。

到處亂跑。

這時候就看出來江州城與北方城池不一樣的地方了。

北方各處城池的基層官員基本都換上了大將軍所建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

這些學生出身可能不高,在大漢這種氛圍下做不成高官。

但是作為地方中、基層官吏還是綽綽有餘的。

這些從學校走出來的基層官吏在民眾組織和搶險救災等方面。

比大漢這些傳統士族出身的官員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可惜,雖然時間過去了差不多二十年了。

大將軍蘇木還是沒有培養出足夠多的基層官吏。

從北方學校培養出來的那些學生官吏。

只要是過了招生考試的。

還未出校門,就已經是被各地主官瘋搶了。

沒有對比不知道。

只要有了對比。

新的基層官吏和傳統世家出來的官吏那可太不一樣了。

但凡是想要做事的主官,沒有不希望自己手底下有這樣一群能幹、實幹的官吏了。

尤其是現在各地的主政官員那都是跟著大將軍蘇木的老人。

無論是益州的太史慈、涼州的張遼、司隸的高順、洛陽的徐晃、那都是實實在在跟在大將軍蘇木身邊吃過見過的。

每年的畢業季,這些人還未被分配,大將軍蘇木就會收到各地想要人才的文書。

人才少,地盤大。

即便是大將軍蘇木也要考慮這個時代做官的距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