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蘇木軍自館陶城和東武城下兩場大勝之後。

也是暫時停戰修整,開始犒賞三軍。

同時也令郭嘉和李儒手底下的探子進入到幽州、渤海郡、青州等地去探查袁紹軍虛實。

不過幾日的功夫,就有李儒和郭嘉二人送上密報公文遞到了蘇木的手上。

無論是郭嘉還是李儒都在公文中直言袁紹臥病在床不能理事,暫領權力的袁尚和審配等人緊守城池不出,做出死守城池之狀。

袁譚、袁熙之流,也皆回本州,沒有再在渤海郡出現。

蘇木將公文公之於眾之後,蘇木軍麾下武將都群情激奮,都出聲勸說蘇木整軍攻破袁紹所在的渤海郡生擒袁紹。

蘇木隨手放下了手中的公文笑著說道。

“渤海郡底蘊深厚,人口錢糧冠絕冀州,審配、逢紀等人又非庸才,恐怕不是急切間能攻破的……又,現今還有許多糧食在田間地頭等待著收割,若是此時再起大軍,恐怕會耽誤了夏收和夏收之後的播種,待到秋收之後再動手攻破袁紹所在的渤海郡也不晚……”

蘇木所言,也是得到了冀州本地人沮授的大力支援。

沮授作為冀州本地人,更願意助民,而非疲民。

眾人正在商議間,外面也是傳來了傳令兵的急報。

“報!!!張郃將軍與高覽將軍聯合傳來急報,直言曹操親率大軍過河意圖突破黎陽城防線威脅鄴城……”

此言一出,廳中商議的眾人均是大驚。

尤其是蘇木,別人不瞭解曹操的實力。

他蘇木是很清楚的知道曹操這個人的軍事、政治、文學等方面的能力的。

蘇木聽是曹操親率大軍前來,急留冀州本地人沮授在此處屯兵虛張聲勢防備曹操。

而蘇木則是親率獲勝的大軍前去親迎曹操。

卻說曹操這邊,在教訓一頓張繡之後,聽聞袁紹連敗兩場。

也是不得不暫時放過了被打的沒脾氣的張繡來親率大軍過河支援袁紹。

曹操也是依照自己謀主荀攸之計,沒有直接參與到蘇木軍與袁紹軍的戰鬥之中。

而是採取圍魏救趙之勢,攻取蘇木必救之地——鄴城。

這鄴城蘇木經營多年,城內各項工業、民生,學堂等設施都凝聚了蘇木的心血。

更何況,蘇木所逢迎的小皇帝,漢獻帝此時還在鄴城之中。

無論此時蘇木軍與袁紹軍戰至什麼情況了,只要鄴城有危險。

蘇木都必須要回軍救援鄴城。

而且那曹操麾下此時也都是猛人。

許褚、典韋、夏侯兄弟,曹氏兄弟等也都是經過中原地區戰火洗禮而走出來的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