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木軍麾下的幷州,冀州和河東郡等地的軍民此時都在屯田,為即將到來的與袁紹決戰做準備。

所以一時間也是抽不出兵力來大舉進攻幽州其餘各郡縣。

只是蘇木麾下派不出大軍進入到幽州,可是蘇木麾下還有李儒和郭嘉一明一暗兩個諜探組織。

此時幽州因為公孫瓚的倒行逆施幽州治下各地郡縣也是與公孫瓚離心離德。

在這幽州反叛的各個郡縣中也是人心惶惶。

幽州本地反叛的各個郡縣太守等主官在袁紹,蘇木和公孫瓚三方勢力下也是不停的搖擺。

這種搖擺也就給了李儒和郭嘉兩個人大顯身手的機會。

雖然此時蘇木麾下的大軍因為屯田派不出去,可是李儒和郭嘉麾下的探子卻是跟隨著從雁門郡出去的商隊散落在幽州的上谷郡和范陽郡。

上谷郡緊挨著晉陽王氏王澤作為太守的代郡。

所以那上谷郡西邊的邊界基本上是與代郡東部全面接壤的。

這種大面積接壤,也就造成那上谷郡受到代郡的影響很大。

而那代郡因為王澤和蘇木熟悉的緣故,又是完全照搬蘇木治下雁門郡的治理方式。

無論是田地,工廠製造業還是商隊商業方面。

那代郡完全就是照搬蘇木治下雁門郡的模式。

所以當初郭正帶著大軍接收代郡時並沒有產生太大的波瀾。

無非就是將城頭上的大旗換成了蘇木軍的旗幟。

代郡境內的利益蘇木也是沒有摻和半分。

以前什麼樣,蘇木接手之後還是什麼樣。

而那上谷郡又是完全照搬代郡的模式。

上谷郡緊靠草原所以耕地也沒有多少,更多的還是大面積的草原。

正適合蘇木治下的牧場。

就在上谷郡太守猶豫的時候。

郭嘉麾下的探子也是藉著商隊的幌子面見了上谷郡太守。

那上谷郡北邊是草原,西邊與代郡接壤,南邊是幽州的范陽郡,東邊是漁陽郡。

此時代郡投降了蘇木軍,北方草原上的鮮卑人被蘇木用糧食換羊毛,用烈酒換女人的政策搞得根本沒有心思再南下入侵大漢了。

用沒用的羊毛和女人就能換來糧食和烈酒,何必還拿著骨箭棍棒南下拼死拼活的呢。

南邊的范陽郡因為與袁紹和蘇木勢力接壤,此時還在猶豫究竟該向蘇木還是袁紹投降。

東邊的漁陽郡又因為戰亂一時間也影響不到上谷郡的選擇。

這樣一來就很好選擇了,在郭嘉派出去的探子許諾了官位和利益之後。

上谷郡太守也是很識趣的選擇了擁有漢獻帝的蘇木軍勢力來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