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熟知天下大勢的蘇木當然知道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好處。

所以蘇木也是力排眾議的支援了荀彧,田豐,沮授等人的想法。

開始籌備率領大軍進入到河東郡郡治安邑城城內迎接大漢天子漢獻帝的事情。

就在蘇木籌備迎接漢獻帝的時候,遠在河東郡郡治安邑城城內的漢獻帝一行人也是起了內訌。

太史慈嚴格按照蘇木的要求只是控制著這些人不要脫離河東郡郡治安邑城城內的範圍。

至於在河東郡郡治安邑城城內漢獻帝一行人如何爭權奪利作為地主的太史慈都是完全不參與的。

漢獻帝一行人見太史慈沒有表露出想要靠著武力強行奪取漢獻帝的控制權的樣子,也是放下了對於汾陽侯蘇木的防備。

沒有了外敵的逼迫,自持救駕有功的董承,張揚等人竟開始在河東郡郡治安邑城城內爭權奪利了起來。

開始董承等人還一起鼓譟著要渡河回到洛陽。

想要鼓譟出城已經是犯了太史慈的底線。

太史慈帶著自己麾下的精兵在河東郡郡治安邑城城內將一股被鼓動著出頭的白波軍堵在了城門處的長街上。

太史慈一聲令下,蘇木治下的百戰精兵像是砍殺小雞子似的將一千出頭鼓譟著要出城的白波軍砍殺在了河東郡郡治安邑城的城門處的長街上。

一時間,長街上血流成河。

被太史慈強領著不小心路過此地的董承,楊奉,張揚等人都被嚇的不清。

再也沒有人敢輕言出城回洛陽的事情了。

可是隻要這些人不提離開河東郡郡治安邑城的事情。

太史慈也完全沒有要介入到他們手中的權利的樣子。

逐漸的他們也放鬆了對太史慈的警惕。

開始為了爭奪漢獻帝身邊近臣的位置內鬥了起來。

不久,董承因韓暹、張楊等據功自傲,胡作非為,暗中鼓動漢獻帝寫信給了蘇木,急召蘇木過來河東郡郡治安邑城,企圖以毫無野心的蘇木來制衡居功自傲的韓暹等人。

蘇木接了太史慈送過來的漢獻帝的聖旨之後,正好也準備的差不多了。

蘇木帶著呂布麾下的騎兵一路速行,快速的趕到了河東郡郡治安邑城入城朝見獻帝。

蘇木明面上是得了漢獻帝下發的聖旨。

其實那聖旨不過就是董承想要搞死政敵的手段。

蘇木自然是願意配和董承先搞死一批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廢物的。

蘇木帶著大軍拿著聖旨進入到河東郡郡治安邑城城內後,立即面見漢獻帝,奏韓暹、張楊之罪。

韓暹驚聞蘇木參奏自己,也是慌忙的逃奔到了楊奉的大營中。

楊奉手底下此時掌握著漢獻帝一行人手裡最大的一股軍事實力。

蘇木也不想留下一個與漢獻帝護衛親兵火拼的名聲。

所以一直對於楊奉在河東郡郡治安邑城城內的這一營兵馬很是尊重。

所以一時間也是沒有為了董承的個人恩怨去掀了漢獻帝親衛軍隊的大營。

而漢獻帝彷彿是並沒有與董承商議好,漢獻帝並沒有治罪,反而因韓暹等護送有功,詔令赦免了他們。

可是蘇木已經是帶著大軍來到了河東郡郡治安邑城城內面見大漢天子,又不能不賞。

漢獻帝遂以蘇木領大將軍之職,封晉陽侯,假節鉞。

蘇木也是以護駕之功奏封衛將軍董承等十三人為列侯,以罪殺侍中臺崇、尚書馮碩等三人,初執朝政。

蘇木以大將軍的身份入朝執政後,本想帶著漢獻帝一行人去到冀州魏郡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