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木帶著大軍南下,因為有著朝廷任命的幷州牧的身份和晉陽王氏和晉陽郭氏的支援。

所以這一路上也是暢通無阻。

各地文臣武將、世家、豪右紛紛在蘇木行軍的路上過來拜見。

蘇木這些年名聲在外。

幷州北部五郡在蘇木的治理下,本地的各大世家的積蓄都得到了可觀的增長。

其他各地文武官員、世家、豪右是不在乎蘇木治下的黔首百姓生活的怎麼樣的。

他們看見的就是蘇木能帶著自己治下所有的文臣武將、世家、豪右們一起升官發財。

至於蘇木曾經打掉的大大小小的世家豪右們,這些人也是不在乎。

別說蘇木這樣的一州之主了。

即便是他們這樣的本地世家豪右。

那個手上又沒有沾過其他世家豪右的鮮血呢。

想要擴大家業,自然是要有爭鬥的。

每個人都會覺得即便是有爭鬥,自己也一定是勝利的那一方。

蘇木這一路上走到太原郡郡治晉陽城時。

接到的各地文臣武將和世家豪右送來的禮物都積攢成了一個不小的車隊了。

當蘇木帶著大軍來到晉陽城下時。

晉陽城的城門早就開啟了。

晉陽城內的文武官員,本地世家大族的代表,中小世家的族長都親自來到了晉陽城外迎接蘇木。

蘇木沒有接受晉陽世家邀請自己進城的請求。

只是在城外與眾人寒暄了幾句。

就以‘時間緊急,平叛要緊’的理由帶著大軍繼續南下。

白波軍和於夫羅聯合反叛的軍隊此時就在河東郡與幷州交界的霍縣駐紮。

這霍縣屬於河東郡,在河東郡與太原郡的交界處,緊鄰汾水。

有城有水有人有糧。

所以白波軍首領郭太也是和於夫羅選擇了這個位置駐紮。

從霍縣進可攻太原郡和上黨郡,退可守河東郡,過了河又能威脅洛陽城。

董卓之所以決定遷都,其中也是有一部分原因是沒有足夠的精力和兵力來擊潰這威脅洛陽的白波軍。

蘇木率軍直接來到界休地界。

過了界休城,將大軍駐紮在了界休山下,直面白波軍駐紮的霍縣。

此時河東郡由於白波軍和於夫羅聯合反叛。

大漢的基層組織早就爛掉了。

全靠著各地塢堡各處城池自保。

根本沒有辦法組織起有效的隊伍去平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