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著!”

張山叫住了想要出門救人的張遼。

“此時還未到與敵人攤牌的時候……”

“那我們總不能見死不救吧,他畢竟也算是我和母親的救命恩人……”

張遼看著父親的樣子,也是有些焦急的說道。

張王氏見張遼如此說,也是開口說道。

“娘也在為難。咱們娘倆都看過他那‘大同城’,初見時還不起眼,像個流民窩,但是這才過去幾日,不說他那東來順,就是那煤爐又豈是普通鄉人能做出來的?”

張遼聽母親如此說,也是又坐了回去。

他思考了一下,說道。

“孃親既想要一把刀,還嫌刀太鋒利,豈不矛盾?”

張王氏聽張遼如此說,也是張了張嘴沒有再說什麼。

張山在一旁聽了張遼的話後,也是出聲問道。

“既是一把鋒利的刀,遼兒可有把握掌控?”

“這……”

張遼在腦中回想著與蘇木交往時的場景。

一時間他還真不知道該如何去掌控蘇木。

凡人皆有弱點和私慾。

無非求名求利貪財好色!

可是蘇木。

張遼並不覺得能用上述這些東西就能收買控制的。

張山見張遼不說話,又繼續說道。

“救他也行,畢竟此時這把刀引出來的敵人還不夠多。”

“只是遼兒,為父怕你未來握不住這把刀啊!”

張遼聽了張山的話後,也是有些震驚。

“強如父親也這麼覺得麼……”

雖然他內心如此想,但還是未在面上表露出來。

“只是我們張氏,自漢初以來就為大漢護衛邊疆,不惜改名換姓,此時若是為了一己之私導致馬邑失守豈不是無顏面對祖宗……”

張山夫婦聽了張遼的話後,也是默然不語。

馬邑張氏本是馬邑之謀發起者聶壹的後人。

當年馬邑之謀失敗,其家族為了躲避仇家追殺而改為張姓。

雖然幾百年過去了,但是馬邑張氏也一直在守護著馬邑這座邊塞小城。

“既然遼兒如此說,那就再救這一次吧!”

此時大漢內亂不止,邊塞人心浮動。

張氏獨自守護著大漢的邊塞城池馬邑也是有些吃力了。

有太多人想要聯合胡人蠶食吞併他們張氏在馬邑幾百年下來積累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