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亂(第1/3頁)
章節報錯
“荷荷,荷荷。”
銅甲屍乍斷一臂,口中低低而呼,左臂一抬,仍是直挺挺的向前抓來,那少年想也不想,反手一拗,將銅甲屍左臂也拗折了,雙臂一斷,銅甲屍便再無用處,被他隨手一提,遠遠的拋了出去,那銅甲屍摔了一跤,仍不覺痛,口中兀自“荷荷”而呼,一跳一跳的躍了過來,
“噹噹,噹噹。”
便在這時,那矮胖子突然從腰間摸出一個黃銅鈴鐺,搖了幾搖,銅甲屍身子一跳,就此站立不動,矮胖子走上前來,抱了抱拳,問道:“尊駕是誰,為何要管我們的閒事。”
那少年尚未答話,素問已然搶先說道:“那胖子,你叫什麼名字,怎敢攔住我的去路,烏旺扎布呢,叫他出來見我。”那胖子聽了,臉色一變,道:“烏旺扎布不在這裡,你找錯人了。”
“我找錯了人。”
素問雙眉一挑,冷冷的道:“你是個什麼東西,苗家寨什麼時候輪到你來指手畫腳,既然烏旺扎布不在,那就叫你們管事的出來,說是天都明河的素問來找他啦。”說著,隨手從腰間摸出一塊白銀打造的腰牌,拋入那胖子手中,冷冷的道:“我給你一炷香時間,叫你們領頭的來見我,如若不然,我教你苗家寨化為齏粉。”那胖子一聽,不由得身子一顫,撿起腰牌,匆匆忙忙的去了,
“妹子,你來這裡做什麼。”那少年回過頭來,問道,
“大哥。”
素問微微一笑,回頭握住了他手,低聲道:“一會兒咱們進去,你只管看我的眼色行事,倘若要動手時,只管以我咳嗽為號,你務須拿下在場每一個人,可不許走脫了一個。”
“為什麼。”
那少年問道:“你懷疑他們有問題。”
“不錯。”
素問點了點頭,壓低了聲音道:“那烏旺扎布,本是這苗家寨的寨主,三年之前,我曾在渭水河畔救了他一回,他便以一面腰牌酬謝,當時我拿了腰牌,也不知有何用處,到了後來我才明白,原來這面腰牌,是他們苗家寨寨主的信物。”
“寨主的信物。”
那少年皺起眉頭,奇道:“既是寨主信物,他為何送了給你。”
“因為,當時他受人追殺,身受重傷。”
素問向寨中望了一眼,道:“苗家寨這一撥人,世世代代都生活在十萬大山之中,向來以煉屍、養蠱為生,平曰以煉屍協助耕作,看家護院,若是來了敵人,還可以用於對敵,因此,十萬大山雖是天都明河外圍,但真要論說起來,其實他們才是守衛天都明河的真正力量,而這片苗家寨,更是十萬大山的中堅力量。”
“可是,這兩件事之間,又有何關聯。”那少年又問:“難道,是苗家寨中出了叛徒。”
“也許吧。”
素問聞言一笑,道:“大哥,我方才故意讓你出手,壞了銅甲屍,又亮出寨主腰牌,就是想要看看,他們到底受了何人指使,以致於做出這等大逆不道的事來,一會兒只怕還有一場惡戰,你可要小心了。”那少年呵呵一笑,道:“好,我知道了。”
“不,不,你聽我說完。”
素問側過身子,湊口到那少年耳邊,輕聲道:“大哥,以你此時法力,本也不懼他們,可是苗家子弟除了善於煉屍之外,還精於下蠱,一會兒無論如何請你,千萬不可有半點飲食入口,你明白了麼。”那少年聽她說得嚴重,心中一凜,道:“是,我明白了。”
說話之間,那胖子已然領了一二十人,急匆匆的從寨中迎了出來,素問見了人來,直起身子,伸手在那少年手腕用力一捏,那少年會意,鬆開了素問的手,同時只覺手中多了一個圓球般的物事,那少年微微一怔,隨即聽到素問的聲音道:
“捏破蠟丸,含在嘴裡,可別吞下去了。”
那少年聽了,依言捏破蠟丸,果覺其中隱藏了一粒豌豆大小的丹丸,他潛運法力,將丹藥送入口中,與素問相視一笑,
做完了這一切,那胖子已然迎了上來,兩隻大手一伸,作勢相握,那少年臉上含笑,不動聲色的與那胖子握了握手,那胖子鬆開了他,哈哈大笑,命眾人開啟寨門,將二人引了進去,
眾人走入寨中,阿旺、阿普隨即催動煉屍,閉了寨門,素問見狀,肚內暗暗冷笑,臉上絲毫不動聲色,那少年見她如此,自然心中大定,
行不片刻,寨中道路漸漸寬敞了起來,露出了群山之間,一座座金碧輝煌的巨大宮殿,遠遠望去,只見雕樑畫棟,金堆玉砌,映曰生霞,熠熠閃光,實是說不盡的奢華,道不完的侈靡,那胖子手指宮殿,笑問道:“二位貴客,俱是天朝上邦人士,今以二位看來,此處可安樂麼。”那少年皺起眉頭,沉吟不答,
素問見了那少年模樣,微微一笑,道:“果然巧奪天工,堪比造化,卻不知有何名目。”那胖子哈哈一笑,臉上登時浮起一層薄薄的油光,十分得意的道:“不敢,不敢,二位謬讚了,這座宮殿,名為‘聚仙宮’,乃是不久之前,我家主人敕建而成。”素問聽了,淺淺一笑,暗道:“這蠻子好不曉事,‘敕建’二字,豈是你能用得的,你這不是明擺著想要造fan麼。”那少年卻哼了一聲,沉聲道:“依我看,此處美則美矣,只是還有些美中不足。”那胖子登時換了一副顏色,躬身道:“哦,不知貴客有何高見。”
那少年道:“高見沒有,愚見倒還有些。”說著向山間殿宇一指,冷笑道:“這樣的貨色,也就是我們鄉下的暴發戶、村裡的土財主一流貨色,真正的高人雅士,連看也不屑多看一眼。”眾人一聽,盡皆聳然動容,
“哦。”
那胖子聞言,眼中掠過一絲陰鷙之色,隨即滿臉堆笑,問道:“敢問貴客,真正的高人雅士,又當如何。”那少年道:“登崑崙、食玉英,與天地同壽,與曰月同光,參北斗、悟真玄,不上丹犀朝帝王、不同流俗拜和光,”眾人盡皆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