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三叔
章節報錯
白然隨著白老爺和白夫人一起在門口等待,也聽了許多關於自己這位三叔的事蹟。
“關於自己這位三叔的事蹟,白然在自己父母口中也得知了大概,自家老爹對於三房可謂是推崇至極,特別是三房的兩個妹妹,對於她們的喜愛,簡直是個聾子都聽得出來。”
“三叔自小便想當一名大將軍,但是當時奶奶不允許,不允許白家有任何一個白丁去戰場上送死。年少的三叔正值叛逆,竟然直接一天深夜偷偷的溜出了家,伴隨大軍去了西境。老太君知道之後從一開始的生氣到後來的擔心,一家人平日就盼著戰場上傳來的隻言片語得以慰藉,直到了三叔參軍的第二年,戰爭暫時得到休整之後,三叔才得以傳家書回來。信上為自己的魯莽感到抱歉,也告知了自己當大將軍的志向不會改變,並且言陰了自己在西境已有根基,過一陣兒就會回家,但是這回家的時機一陣兒隨著戰爭的開始越拖越久,直到今日才得以回京,來家當時正處於爭鋒而上的時期,也騰不出手來管那些武將的事情,所以一拖到底,竟是十幾年都沒有團聚。”
老太君今日都特地的起了個大早,應著兩位兒子的要求,才按捺住的等在了大堂,讓他們領著三叔去見她。
白老爺告誡白然道“你小子就是有再大的事情都不許給我走,在這老老實實的等你三叔我進去看看你太奶奶如何了,讓他老人家不要太過激動,以免傷身體,你在這裡看著你孃親跟著二伯和兩位弟弟,不要丟了你那長子應有的禮儀和風範。”
白然一頭黑線,我這白家長子難不成還有什麼禮儀和風範?算了算了,儘量不出錯吧。“是,父親,您放心去吧,這兒有我。”
白老爺狐疑的看了看白然,轉頭進去安慰老太君了。
“二伯二伯,你能不跟我講講三叔的事情,我對三叔有些許的好奇,那當時哪來那麼大的膽子,一個15歲的少年郎就敢自己偷偷摸摸的不靠家裡跑到戰場上去。”
二老爺笑眯眯的道“雖然這些事情你就不要問太多了,萬一那天你也說你三叔生意也悄默默的偷出府去抱了參軍,那我可真能哭死。就算不哭死,我怕是也能被老太君和你爹爹孃親打死。”
“二伯你放心,我不是這樣的人,再說了,你看看我這身子骨和弱身板能是那樣的人嗎?我怕是連咱們白家的牆都翻不出去。”
“呵呵呵,那可不一定,你三叔當年也是你這樣弱不禁風的樣子,還不是半夜偷偷摸摸的跑了出去,自己拼了十幾年,也真的平臺一個元帥出來,唉,世事難料啊。”
“能詳細說說嗎?”
“唉,其實我也知道的不太多,你三叔打小就有自己的主意,就像一頭倔驢,說一不二,說到的事情必定要做到,當年他說他要當大元帥,大家以為這是一句戲言,沒想到卻是成真了。這小子趁老太君大壽悄摸摸的溜出了服務。跟隨西去的大軍一起奔赴了戰場,老太君當時知道的時候都差點暈了過去,還派了許多的人去找,但是戰場實在是太過於殘酷,儘管白家一批又一批的派出去人,但卻架不住戰場存活不易,更不用說是找人,簡直是難如登天,當時統領三軍的元帥旗下的一位將軍是受過白家恩惠的一個人,他讓白家的人先回去,等有訊息了,便會傳回去,讓白家不要再往這裡派人了,派來再多的人也不過是送命罷了。”
“往後將軍把像白三的人都統計了出來,一封又一封的往白家送家書,但是因著文官和武官避嫌,所以也只能送來隻言片語,但是從中知道白三還活著,便已經是足以讓白家人心裡面的一塊大石頭落下地。第二年的時候戰事稍稍平復,兩方簽訂了停戰協議,白三也終於傳出了訊息回來,是一封正兒八經的家書,裡面說著,他已經成功的憑自己的本事當上了一個九品陪戎校尉,並且信中言陰武將才是他最喜歡的事情。他願意用自己的雙手來保護身後的家人,等戰事平定便會回京,但是西境掠奪成性,勢力林立,著實不是什麼好相遇的角色,來年春天剛剛簽訂了和平協議,秋天因著一些些的貪婪,便又再次進犯大唐,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隨著白三的軍功越來越多,官階越來越高。白家人對白三的想念也越發的深重,白三那些的時候也時不時的往家裡捎些家書,其中有一年的家書,最讓老太君高興白三在西境已經成家,妻子對他有救命之恩,兩人情投意合,還生下了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女兒。十幾年過去了,白三成為了威風無比,聲名赫赫的懷化大將軍,位列正三品,也終於得到了詔書可以回京,白家也終究是可以團聚了。”
白二老爺說完也不禁用衣袖擦了擦眼角的淚水,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即將面對從小疼愛卻分離了十數年的胞弟,白二老爺也不由得生出了些許的激動與難過。
“二伯,您想三叔,白家的其他人自然也是的,我還不知道我三叔長什麼樣呢。”
“你個小沒良心的,你三叔沒走之前最疼的就是你了,你居然還忘了他,他回來要是知道了,你看他不揍的你滿地亂竄。”
“嘿嘿嘿,哪能呢。”
白老爺這是也從屋內出來了,他走到大門處。翹首以望的望著街道盡頭喃喃自語道“小三子這些年在外面也是吃了不少苦,爭取這次把他留下來,不要讓他出去了,年紀也不小了,不顧著自己也要顧及這些家裡人安全啊,孩子還那麼小還是兩個姑娘家也當真是忍心。”
“話雖如此,但是您覺得三叔會聽嗎?他從小便敢自己獨自的溜出去上戰場,要是真的聽話就不會流出去了吧。”
“小兔崽子,不該說的就不要說,天天在這叨叨叨,也沒看你答辯多麼精彩,有時間你還不如多多跟你同年學子去討論討論詩詞歌賦,在這裡跟我們這些老傢伙議論什麼,當真是丟人現眼。”
“那兒子先告辭了。”
“小兔崽子,你當真是這麼不分場合嗎?今天你三叔回來,那麼重大的日子,你告辭,告辭去哪兒去?你今天要是敢踏出白府一步,就別怪我不讓你這個小兔崽子進家門!”
“大哥,今天是個喜慶的日子,就別跟這小子置氣了,他也是看你太過於緊張才故意這樣的。”
“看在你二伯和三伯的份兒上,今兒個就先不追究你!以後你再敢這樣,你給我等著,皮給你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