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半天的準備,朱高煦鄭重的來到朱棣面前,開口道:“皇上,封狼居胥的一切事宜已經準備就緒,你看何時開始祭天儀式?”

朱棣:“擇日不如撞日,明日一早舉行祭天儀式。”

次日,東方亮起魚肚白,雄鷹翱翔於蒼穹之上,狼居胥山頂,朱棣身穿盔甲,一步步走上去。

微風掠過,吹起他的披風,他立於山頂,開口的剎那,氣勢如虹,“黃天厚土,天地悠悠,今日我朱棣在此敬告天地,以此地為界,大明疆土,願上蒼佑我大明千秋萬世,護我大明子民富足安康。”

風起雲湧,好似蒼天在回應他的祈願。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明將士,在漢王和趙王的帶領下,高撥出聲,聲音在空蕩的草原上回蕩。

朱棣回頭看了一眼密密麻麻的將士們,心中甚是欣慰,此後這篇廣闊天地,盡歸大明瞭。

良久,朱棣的目光從威武的軍隊上移開,他遠遠眺望著女真部族的方向,此時此刻,恐怕除了朱慕辰,沒有人能明白他心裡在想什麼了。

女真部落,這個以後會對大明造成致命傷的部落,早已經是朱棣的心頭大患。

如今瓦剌和韃靼被滅,朱棣把心思放在建州女真部上,合情合理。

這次大戰告捷,何止是讓大明將士士氣高漲,對於朱棣開疆擴土的宏圖偉業,也是起到了決定性的促進作用。

祭天儀式結束,在軍中主帳裡,關於任命誰來管理瓦剌和韃靼兩部,漢王趙王以及於謙,各有推薦的人選。

不過朱棣誰的意見都沒有采納,只說這件事事關重要,需要班師回朝後和眾大臣從長計議。

夜幕降臨時,主帳外生起篝火,遠處更是有幾處篝火接連不斷,朱棣等人圍著篝火而坐,因為戰爭緊張了許久的氣氛,在此刻終於輕鬆下來。

朱棣也少了平日裡的威嚴與高高在上,現在端著酒碗,和漢王他們侃侃而談。

就連於謙的臉上,也是掛滿了笑容,大口大口的吃著羊肉。

“楚王,你怎麼不吃啊?”于謙看向坐在自己身邊的朱慕辰,他手裡那酒碗端了許久了,也沒見他往嘴裡送。

這大好的日子,但看朱慕辰,卻好像是有心事兒啊。

“只是看著這大好河山,心中突然生起些感慨罷了。”朱慕辰並不打算細說,想要含糊過去。

不知于謙是酒喝多了的緣故,還是太高興了,端起酒碗碰了一下朱慕辰手中的酒碗,還拉著他的胳膊往他的嘴邊送了送。

繼而附在朱慕辰的耳邊問:“楚王生起了什麼感慨?”

朱慕辰一飲而盡,抓起一塊肉塞進了嘴裡,動作豪邁。

“很多人終其一生,都在證明自己可以;有的人窮其一生,都在向自己最在意的那個人證明自己可以。”

朱慕辰說這話時,看向了朱棣,他征戰四方,保家衛國,殫精竭慮又何嘗不是在向他的父皇證明他可以。

漢王朱高煦,明爭暗鬥一輩子,又何嘗不是在向他的父皇,證明他不比別人差?

一聲“父皇。”壓了他們一生。

朱慕辰在看歷史長河裡的人,為之動情,亦為之哀傷。

山河猶在,日月亙古,可梟雄易逝。

“人活一世,誰還沒有一點兒遺憾?我們回頭去看那些寫在史書上的人,為他們唏噓哀哉,但那就是他們最好的歸宿。”于謙倒是看的通透。

朱慕辰聞言看向了他,兩人相視一笑,結束了這個沉重的話題。

“楚王。”朱高煦的聲音從身後傳來,朱慕辰回過頭,站起身來。

“漢王,有何賜教?”朱慕辰開口詢問。

“賜教談不上,就是來找楚王你聊聊天,這一次北伐大捷,你功不可沒,等回京後,皇上肯定會封賞你。”

“楚王啊,能者多勞,本事越大,這肩上扛著的責任就越大啊。”趙王朱高燧也走過來,拍在朱慕辰的肩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