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漢王的美意(第1/2頁)
章節報錯
朱慕辰一愣,手放在眉頭定眼一看,可不就是漢王和太孫殿下嗎?他倆這是咋了?後面有流民追趕?
還沒等朱慕辰想清楚呢,兩人已經到馬車左右,朱瞻基稍作收斂,端正身姿,“楚王,你可算來了,天天等日日盼,終於把你迎來了,本殿已備了好酒好肉,快快有請!”
兩人有朋友之交,他就不信,漢王朱高煦能夠爭得過他?朱瞻基頗為自信,等他向旁邊看去,哪還有漢王?
朱慕辰無語的看著車輈處的漢王,讓阿吉先撩開馬車簾子,放了馬凳,這才下來。
朱高煦迫不及待,已經湊到了跟前,“楚王在武昌城的英雄風姿,本王略有耳聞,著實驚歎的很,不如到府上一座,徹夜長談如何?”
他逼的也太近了,鼻尖差點都捱到朱慕辰身上了,要不是後退一步,從車輈下退出來,恐怕對方都已經把他抱住了。
朱慕辰劫後餘生的拍著心口,乖乖,這漢王莫非是有好陽之癖?趕緊把阿吉拉在前面擋著,“漢王,有話好好說。”
能別男上加男嗎?老子還有三個老婆呢,別想掰彎我!朱慕辰臉上微笑內心卻在吐槽著。
朱慕辰剛剛後退一步,卻遇到了太孫殿下朱瞻基,他們兩人一前一後的擋著,臉上都帶著如沐春風的笑意,看著他,如同餓狼撲食一般,可在朱慕辰看來情況不妙,誰料想來到南京,最難對付的不是皇上,竟是漢王和太孫殿下。
“楚王在北伐之際,你救了本殿一命,還沒有來得及感謝呢,跟本殿走吧!”朱瞻基佔著往日交情,又發出邀請。
朱慕辰剛想回應,卻不想漢王朱高煦,一把拽住他的袖子,“本王曾與你的父王有些交情,楚王必定是想念父王的緊,他是個良才,不如你我共念老王爺,良辰美景,本王已備了美酒,就等楚王來了!”
鬼的良辰美景,兩人一左一右的拉著,朱慕辰身上汗毛倒豎,這可不就是滿身大漢嗎?頓時有些惡寒,趕緊把手抽回來,“還是先進城再說!”
楚王為首走著,但是太孫殿下和漢王兩人,跟在身後,如同小弟一般,一左一右的跟著,就連阿吉都擠不上去,頗為納悶。
女眷被分一桌,獨自吃著,朱慕辰則是被太孫殿下和漢王拉著,從城門樓子聊到胯胯軸子,凡事能套近乎的,兩位都已經想遍了。
南京城門口,本就擁擠著無數商人和百姓,平常光景,哪能見到太孫殿下和漢王?
這一次竟見到兩位,全都圍在楚王身邊,百般討好,訊息轟動南京城內,各種流言蜚語,更是傳入朱棣耳中!
錦衣衛指揮使李裕安,嚇得滿頭是汗,如今皇上正值壯年,太孫殿下和漢王拉攏勢力,也太明目張膽了,天子一怒,伏屍百萬,忍不住斗膽上前,試探聖意,“皇上,是否召見太孫殿下和漢王進宮?”
小太監嚇得低著頭,連話都不敢說,太孫殿下也就罷了,怎麼漢王也跟著胡鬧?眾多百姓看到了。皇家顏面該如何安放?
朱棣卻罕見的沒發脾氣,嘴角帶著意味深長的笑意,“李裕安,有些事,你就看不明白了,楚王來南京是為了協助朝廷解決饑荒之事宜,太孫殿下和漢王自然也是為了饑荒之事,皇室為國為民之心,百姓可都見到了。”
李裕安跟在皇上身邊許久,但也不明這其中意思,作為錦衣衛指揮使,只是負責把訊息送到皇上耳邊,至於其他的,裝個啞巴也好。
朱棣最需要的就是啞巴了,讓身邊人都出去,眉頭舒展,毫無憂心,楚王一時風頭無量,如果沒有人分一杯羹,那將來極有可能會撼動皇位,瞻基和高煦跟在其左右,不提漢王,起碼朱慕辰會給瞻基面子,就算一朝饑荒解決,百姓除了念楚王面子,更會念皇恩浩蕩。
白放著撿功勞的機會,朱棣自然不會錯過,他心中自有思量,至於漢王和瞻基拉攏楚王,不過就是小打小鬧罷了,只要朕一日不死,其他人皆為臣子。
雖說楚王府舉家搬來南京,但禮部尚書做事疏忽,又配合欽天監忙著祭天求雨之事,讓手下人選了一處宅子,但等到皇太孫和漢王陪著朱慕辰去時,卻聽周圍人言語,不久之前死了人,宅子又沒打理,住進去得有一段時日。
裡面雜草橫生,就連門都鏽跡斑斑,眼看著張大虎忍不住了,朱慕辰一個眼刀過去,讓他閉嘴。
朱瞻基這幾日幫著皇爺爺處理政務,本以為禮部尚書有點分寸,卻沒想扔了個爛攤子,如今朝廷國庫空虛,幫楚王置辦府邸,恐怕分身乏術,他也顧頭不顧尾,府上的錢財全都送去賑災了,實在幫不上忙,為難道:“楚王,不如家中女眷先住在本殿的府邸,兩位郡主三月有餘,長途奔波,恐怕得休息了,府邸之策,日後再想辦法。”
朱瞻基的話剛剛說完,漢王朱高煦臉上一喜,這可是送過來的機會,揚起下巴挺直腰,“不就是一座府邸嗎?楚王初到南京,本王做主送你一座府邸,用於安置家中女眷,在南京城落腳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