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平凡之路》,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第1/2頁)
章節報錯
歌曲名稱出現後,首先仍然是影片的播放,但是這一次的影片卻很特殊,螢幕上沒有什麼其他的東西,只有一輛汽車在漫無邊際的曠野中賓士。
歌曲的前段在汽車這樣的賓士中進入,沒有音樂,有的只是一陣風聲和鳥叫,但這些零碎的聲音,並沒有給人帶來新生的希望,仔細聽下來之後,能夠感覺到的只有沉重。
“不知道為什麼,這個前奏給我一種在路上的感覺。”
“輕鬆但是又沉重,雜亂但是又寧靜,這個前奏可以的。”
“是的,這個前奏讓我感覺,世界一下子就只剩下我一個人了。”
一首好的歌曲,能夠讓你在聽到他的歌之時,瞬間忘記其他人寫的歌,此刻,平凡之路便成功做到了這一點,將所有人都拉到了他自己的世界,跟著這個伴奏,大家彷彿開著車,來到一條空曠的公路上。
前面什麼都沒有,空山似近又遙遠,天要黑了,又好像快要亮了,也就是在這樣的路途中,李不白的聲音出現了。
“徘徊著的,在路上的。”
“你要走嗎,viavia”
“易碎的,驕傲著。”
“那也曾是我的模樣。”
“沸騰著的,不安著的。”
“你要去哪,viavia”
“謎一樣的沉默著的”
“故事你真的在聽嗎”
聽到李不白的歌唱,觀眾們連發彈幕這件事情都顧不上了,周圍寂靜地可怕,在這一刻,大家的世界裡只剩下歌聲,也正是在所有人的心都和歌聲連在一起時,聲音猛地變大,影片中的畫面也猛然變得更大。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
“也穿過人山人海。”
“我曾經擁有著的一切。”
“轉眼都消散如煙。”
“我曾經失落失望。”
“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當這一段歌聲進入腦海後,所有的觀眾都在瞬間睜大了眼睛,他們想要張嘴說些什麼,但是卻發現自己已經說不出聲音來。
剛開始,所有人都認為平凡之路很有可能和消愁的差不多的,但是現在,當歌曲的高潮真正地響起後,他們發現他們錯了,而且錯的很徹底。
消愁的平凡,是不甘於平凡但是隻能平凡,而平凡之路中的平凡,則是主動選擇了平凡這一種答案。
“易碎的,驕傲著。”
“那也曾是我的模樣。”
就單單從這兩句歌詞來看,大家就能夠發現,這首歌要寫的東西和消愁裡要寫的完全不同,後者寫的是一直庸庸碌碌但是清醒無力最終只能平凡的人。
而平凡之路里寫的,是曾經靠著各種努力或者機遇走上巔峰,體驗過不平凡,經歷種種之後,最終主動選擇平凡的人。
“我曾經毀了我的一切。”
“只想永遠的離開。”
“我曾經墮入無邊黑暗。”
“想掙扎無法自拔。”
“我曾經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
“絕望著,也渴望著,也哭也笑,平凡著。”
聽著歌聲,這一刻,已經沒有人會再將平凡之路當做消愁的另外一種演繹,觀眾的腦海中只剩下歌聲還有前方無盡漫漫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