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丹藥到手(第1/3頁)
章節報錯
死囚營十餘萬人,可以說是人才濟濟,各有各的絕活。
像賈定貴、燕天元之流,胸有溝壑,智計百出,聰明才智幾乎碾壓張直,
就連馬勇和朱三門,也是真正的伶俐人,性格討喜,眼色極佳,換個適合的環境,很快就能混的出人頭地。
就算檔次再低一點,像趙巧手、牛坨子等人,也是有著手藝在身,不論到哪,都能混口飯吃。
這些還只是張直認識的,其他不知道的營中高人,更是不知繁幾。
所以,張直從來沒有所謂的智商優越感,他甚至認為自己很笨,萬事都要小心謹慎。
這樣的天賦和心態,按理說只能求個平安,一事無成,百萬斤的不化骨就是做夢。
但讓張直慶幸的是,他還有項獨一無二的優勢,那就是觀念上的領先。
或者說是觀念上的格格不入。
死囚們的很多傳統,其實並沒有明確的意義,只是多年流傳下來的思維誤區,當大家都習慣之後,就成了習俗。
如同現代社會的鍵盤,就十分具有諷刺意味,它即沒有順序,也沒有規律。
它的排列方式來源於一種古老的打字機,目的是防止打字速度太快,損壞了機器。
後來就算有人設計出更科學的鍵位排列,但上百年的習慣已經養成,這個錯誤也就成了習俗,將永遠的流傳下去。
何其可笑也。
死囚營的情況,也是如此。
偏將們每十天前去天坑上供,死囚們每十天上山收集不化骨,找夠數量後大家往天坑裡一推,這就是習俗。
其根源是死囚營成立之初,那時的屍鬼遠比如今厲害,大家必須抱團才能生存,所有人都將上供當成了巨大的折磨,不到迫不得已,絕不上山。
而為了防止有人偷懶,或者錯過時間耽誤上供,營內還規定了天黑之前,所有人必須集合之類的規矩。
大家同進同退,顯得理所當然。
但這些東西放在如今,簡直就是荒謬!
張直敲敲黑板,對著院中的校尉們,一臉的痛心疾首。
“我們死囚營如今最大的問題,就是有著一堆破規矩,我們要改革,我們要創新!
上供這件事情,和死囚們進山,根本沒有必然的聯絡!
只要不化骨夠多,偏將大人帶著百十人搬運東西,很輕鬆的就能完成任務。其他人跟著去,只能是看熱鬧,只能是浪費時間,這是巨大的人力浪費!
而且,我們為何要幹一天,休九天呢?這簡直就是可恥的放縱!
我們應該用鞭子將營中的懶漢們打醒,全年無休,統統趕上山去!
只有這樣,在兄弟會的領導下,大家的的不化骨才能富裕,才能過上真正的好日子!”
剎那間,全場掌聲雷動,校尉們交頭接耳,激動地談論起來。
“對啊,我們以前怎麼沒想到?”
“現在一想真是虧死了,那幫閒漢天天曬太陽,真是浪費了大把的不化骨。”
“哎,都怪我們以前太仁慈,竟然還給手下留兩成,才慣出這種壞毛病。”
“不過這個稅收制是什麼意思?能比分成制更好麼?”
張直並沒有細談所謂的稅收制,只是點到為止,說了句集體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