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陽悄上高空,枯葉攜風打碎了外堂的沉寂。

良久的默然過後,獨臨夕月的佳人兒,蒼白的臉上強自擠出一抹笑意,輕聲道:“這一路上辛苦汝了,張儀。”

鈴音入耳,聞聲之人卻猶如凜冬寒風。

張儀面上頓浮慚愧之態,曾自詡以唇槍舌劍足以辯盡天下諸侯的鼎名縱橫家,這時竟被女子一道輕言,封的啞然無聲。

他只覺心頭空蕩,不知作何回覆。

“汝且歸吧。”羋八子嘴角再度輕吐。

張儀心頭既有無奈,又充滿了羞慚。

然而他現在什麼也做不得……也不敢做。

他未敢再有多言,起身恭敬揖拜一禮:“王妃萬望珍重。”

“嗯……”只聽得王妃回應一聲。

臨出外堂前,張儀不由得回看一眼……旦見夕陽下的王妃,臥榻不知其思……

……

張儀出得宅院,於邯鄲便未多做久留,拜別了前來踐行的趙國禮部官員,便出了邯鄲,歸秦而去。

趙國之行,秦王之所託,已盡數完成,同趙國合盟抗齊的國書,他也已經拿到了。

但至今時,張儀心中卻總有一股憂慮,那種感覺讓人心神不寧。

念及此,他不禁掀開車簾,朝著車外望去……入目所見依舊是那個繁榮有序的邯鄲城、而今已經被遠遠拋在了車後;馬車兩旁是那數百名衣甲鮮明的護衛鐵騎。

一切都如往常,空中涼風撫繞,河中水波盪漾。

可若說反常,或許也有,但張儀卻不知該如何道哉。這次趙國之行,他發現曾經的那個蜷縮一隅的趙國變得完全不一樣了。

它之變化,不似秦國之強、更不同於齊國之盛。

他甚至不知道該如何形容那種感覺。

它比之商君變法後的秦國,顯得更具有活力;比之鄒忌之變後的齊國,更添幾分霸道。

這是張儀由衷的感慨。

身旁這支兩百餘人的精騎會一直送他們出趙國境內,雖然只有兩百餘人,但張儀相信,這數百里的路程無論是遇上任何事故,他都能安然無恙的進入秦國境內。

他從未見到過如此特殊的軍隊,雄壯的身軀,氣勢逼人的甲胃,更重要的是,他能從這些騎士的眼神中看到他們發自內心的自信和那股所向披靡的無畏。

他從來沒有見過任何一個國家的軍隊、能有這支鐵騎般的氣勢。

他更相信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軍隊,會想和此時的趙軍為敵。

在這樣的威亞之下,又有何人能生出抗拒之心來?

忌憚之感!瞬間湧上了張儀的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