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的五月間,天氣愈發炎熱。前幾日還連續驟雨,轉瞬間便高日當頭。

趙雍身上只披著一層單薄的袍子,臥在偏殿的書簡堆中,正在睡覺。他額頭上浸滿了汗,臉也漲得通紅,夢中似乎還在思慎著那駁雜的政事。

相邦趙豹旬日之前便已經安葬,葬在了邯鄲郊外的趙氏祖墓,趙雍親為其提銘,追封其為沂侯。

其邦交職司所屬,暫時被趙雍全部接了過來,趙雍同時還下令,自此之後,趙國各地的司吏政事盡皆需要直接呈於他面。

然而想象是美好,真當趙雍接班以後,他才知道……這活可真的太難了。

雖然而今資訊的載體是笨重的、資訊的傳播也不便,但偌大個趙國,全國各地駁雜的公文,平均每天需要過目的還是有五十多件。這幾日,那厚厚的簡書都能壘起一人多高了。而且批奏還不能馬虎對待,平均一個公文就算他批覆幾十個字,也是巨大的工作量。

若是太平年間倒也無所謂,但此時此刻,需要他走心的可不是隻有尋常的政務,還有那更加重要的軍事。

沒了相邦簡直是要把他累死。

但在新的國政體系落實之前,他還只能暫時擔待。

反正這幾天,趙雍就沒怎麼好好睡過覺。就連新婦都給冷落了,夢中還能回想起,翻雲覆雨那刻,那張滿臉哀怨的秀臉,看得他是心疼不已。

“王上,王上……”一個聲音忽然從天而降。

趙雍猛地一翻身,爬了起來,迷糊中,只見頭髮花白的陳忠正躬身站在他的面前。

半晌後,他才回過神來,嚥了口唾沫道:“寡人坐著坐著便睡著了……這天氣可真熱!”說著他用袖口隨意地抹了一把額上的汗。

陳忠上前一步,接過身旁宮人的木扇,一邊對著趙雍扇風,一邊道:“幾位卿臣已經在殿外等著王上了。”

趙雍扶著額,微微頷首,片刻後,他才站起身,對著身側的宮女道:“為寡人更換朝服。”

“喏。”

……議殿內已經等候著二十餘位趙廷重臣,其中不僅有以安平君趙成為首的宗室大臣,還有以蘇秦、吳廣、龐煖為代表的新晉外氏權貴。

但無一例外,這些人全部都是卿爵之上的統治階層。

然而眾人此時都是一副心事重重地模樣。就連年少得志的武陽君龐煖也是一臉的嚴肅。

“王上到!”宦者那尖刺地聲音驟然響起。

眾臣急忙收回心神,轉身面上,恭行稽首之禮。

趙雍及上,俯視著群臣。他見眾人之面色,其心之所慮,他亦稍有體察。

此次他召集眾卿,只為確行三件事。

其一:實行新的國政體系,設三公九卿、推‘三省’六部!

但與後世的三公九卿和三省六部有所不同的是,三公九卿只保留三公的實權,此外,趙雍還決定直接去掉的三省,廢除其實際的權利從而改設內閣。

三公即為:大司馬、大司徒、御史大夫。

九卿中的奉常、郎中令、衛尉、太僕、廷尉、典客、宗正、內史、少府併入六部:吏、戶、禮、兵、刑、工。

此前趙雍早就決定推出新制,但考慮到當時他的威望還不足以迎接這場變革所帶來的震盪。

同時相邦趙豹也是最大的平衡。

但此時他覺得時機成熟了,軍制改革的成功,軍權的集中,數次親征的積勢,破胡虜、誅虎狼、敗列強,都讓他的聲威達到了鼎盛。

外加趙豹的突然離世,都讓他感覺到,必須要有一場大的變革才能化解之後的動盪。

當然,任何的改革對當權者來說,都是為了不斷的加強王權,鞏固王朝統治,此外便是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統治。

在這個動盪且多變的時代,各個諸侯國都有自己的一套統治方法,他們都在摸索正確的制度。

趙雍既有基礎,又逢大勢,便決定一步到位。直接趁此,廢除宰相。

趙雍以為,內閣制就現今階段而言,甚至比後世的任何一個朝代都要來的合適。

首先內閣制的設立,代表著趙雍將王權下方、分攤,在這個大爭之世,更能激發有識之士的鬥志。

最重要的還是,權利的分撒,較於相權,內閣的權利雖重但無疑更加分散。就政治體系而言,內閣制只是代替君主執行政治上的部分權力,並沒有像相權那樣,與王權分庭抗禮,甚至是影響王權。內閣制只是官員和統治者之間的紐帶,它的權力,都是統治者賦予的,所以說,一旦統治者想要拿回來,內閣制就只能無可奈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