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燕國的罪人(第1/4頁)
章節報錯
國之大勢去,則衰。人之大勢去,則亡。
魏國因勝則止衰,秦國雖敗而不亡,皆大勢所為。
而昏招頻出、政治站位錯誤、地緣格局衝突的燕國,它的大勢去即、隨之而來的便只有衰亡。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盡看長安花。
意氣風發的少年郎,坐在奢華的鑾駕內,身著袞服頭戴冠冕,側目望著窗外那滾滾的大河。
與去年初次相遇的忐忑心境不同,此時的少年已經完全沉浸在了那股氣勢洶湧的澎湃之中。
歸途向來是最好的風景,若再加上得勝而歸氣氛,那種感覺便更加美妙。
然而這種美妙的狀態還沒有持續多久,便被打斷。
鮮衣怒馬的車隊剛剛出得韓境,即將北渡黃河之際,坦途大道的盡頭忽地奔來幾騎快馬、騎士頭插翎羽,直衝趙王鑾駕而來。
拱衛後隊的蘇秦急忙策馬跟上鑾駕,輕釦側窗對著其內的趙王稟報道。
“王上,大梁傳來的訊息。”
“大梁?”趙雍收回心中的遐想,顧自輕疑一聲。
此時他們應該是還未出得魏境……
“何變故?”趙雍問道。
蘇秦小聲道:“魏王薨了!”
儘管他儘量壓低了聲音,但這四個字還是像一道霹靂,直擊車內人的心頭。
魏鎣死了?那個倔強的老頭死了?
相較於齊國威王,魏鎣的死對趙國影響明顯要大一些。
趙雍的心境此刻有些複雜,若說興奮、開心自然也是有的,畢竟這個威逼趙國、攻陷邯鄲的罪魁禍首死了。
但不知怎麼地、相伴而來的還有一股悵望。
趙雍有些恍然地對著車外吩咐道:“止行。”
“止行!”
“止行……”
浩浩蕩蕩地隊伍驟然停下前進的步伐。
趙雍緩步走下乘輿,河岸的風出得他袖袍呼呼作響,回頭望了一眼岸邊那隨春風浮動的柳梢。
呆愣片刻後,他才對著一旁的蘇秦問道:“此處為何地?”
蘇秦跟在他身後,如實回道:“桂陵。”
桂陵……
趙雍顧自搖了搖頭:“時也命也。”
轉而對著南邊大梁城的方向鄭重一揖。
魏鎣死,屬於魏國的時代過去了。
這個天下也將迎來新的格局。
思罷,趙雍當即轉身朝著乘輿走去。“渡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