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對不起(第1/3頁)
章節報錯
韓康站起身接過宮女託舉著的那枚精緻的佩玉,走下臺親自交到姬瑤手中。
看玉佩的形狀似裁分成兩半的鯉魚。
韓康望著眼前的乖女,柔聲道:“這是昔年趙國先君聘與的信物,如今寡人親自交與汝手。”
姬瑤雙手接過,語氣有些感傷地回道:“兒臣此去趙國,後再不能再孝於父王身前。兒臣會向神明禱告,願父王、母后身體康健,萬望父王今後萬重身體。”
韓康欣慰地點點頭:“瑤兒今後雖為趙氏婦,然趙國之居、切勿忘母為韓氏。”
“女兒當謹記。”姬瑤對著父王恭敬揖拜。
韓康但見姬瑤的神色,他有種錯覺自家的乖女在一夜之間終於有點長大了,並不再像以前那般嬉鬧。
韓康隨即轉身,對著身後跪俯著的兩個小娘亦敦敦囑咐道:“汝二人往後行於趙室,對王需戒之敬之,夙夜無違命。持之免之、需從於後身。”
二女臉色一紅,對著韓王恭聲拜道:“喏!”
“汝等退下吧,且去王后身側拜謁宮事。”
……
……
早晨來報,說婚車已經度過了漳水,只要過了漳水離邯鄲就不遠了。雖然這些天、不用趙雍親自下場幹什麼,但連續幾日迎見列國賀喜的使者,也是把他折騰的夠嗆。
此外,函谷前線的兵力動員這幾日也開始緊鑼密鼓的籌備中。戰爭的步伐可不會因為趙雍的大婚而進行暫停。
這幾日他是連軸轉,一刻也不得停歇。
龍臺宮偏殿。
趙豹、肥義、吳廣和蘇秦四人進門先對著趙雍作揖道了聲:“恭喜王上。”
蘇秦當先開口道:“安平君傳信,婚車已至武安,怕擾新妃休息,遂決定明日再行出發,明日己時前便可及至邯鄲。”
趙豹笑著附和道:“聽說韓王陪嫁的滕有三百餘人,其中工匠便有五十七人。韓王當真是大氣。”
“韓王嫁女可不敢小氣。”肥義哈哈笑道。
趙雍神色靦腆伸手讓幾人分坐。
諸侯嫁女陪嫁匠人和奴隸倒是傳統了。(昔日晉獻公嫁女,五羊大夫百里奚便是被陪嫁到秦國的。)
如今想來,趙國這邊送去的彩禮倒是不虧,反而有的賺。韓國工匠可是前年難買。
趙雍輕咳一聲:“秋收進行的如何了?”
“邯鄲十七邑秋收皆畢,今已遵王命,開始徵兵。”吳廣道。
趙雍點了點頭。此次對秦作戰,趙國打算集兵五萬,晉陽兩萬,外加三大常備營,並不打斷動用邯鄲和邢襄兩地的兵。
邯鄲徵兵其實也只是為了防止齊國和中山的背刺。這幾日齊國的小動作越發頻繁了起來,據可靠訊息,齊國臨淄也已經開始徵兵了,所求為何不言而喻。
而中山表面看起來對趙國畢恭畢敬,但亦不得不防。雖然下手的機率不大。
此次對秦作戰,趙雍依然打算親臨前線,一直以來他都將秦國視為自己最大的敵人,對於這樣一個千載難逢削弱秦國的機會,他不允許中途出現任何差錯。
其次便是可以借道橫穿魏、韓兩國之土、考察韓、魏、秦三國的地勢、民情。
對趙國來說,他的敵人從來都不止是一個秦國……
此次合縱伐秦,列國是不是各懷心思他不知道,但趙雍此時確有自己的籌謀。
既然打算親臨戰場,那他便是趙國的最高統帥。邯鄲方面依舊由吳廣協同趙豹監國。至於邢襄有李兌拱守。
“列國這幾日可有動靜?”趙雍問道。
“王上,這是從秦國傳來的訊息。”蘇秦上前,將早已準備好的簡書遞了上去。
隨後又道:“魏國已經集兵八萬武卒,魏王以犀首為上將,朱威從副,率軍亦從大梁朝著函谷關進發了。韓國以安成君韓悅為上將亦於韓境徵兵。楚王使令尹昭陽集楚卒十萬而今從郢都出發。”
趙雍看著手中的簡報,眉頭不禁微微皺起。列國的動作很快,但秦國的動作好像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