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至午時,趙軍大營中將士們正在熱火朝天的忙碌著,準備著一應祭祀的物事。

正所謂‘寇去,事已,塞禱’。

按照諸夏傳統,趙國打了勝仗,臨行前大軍要前往雲中戰場,舉辦小型的獻捷祭祀,以告慰亡故的英靈們。

*

趙雍此時也在王帳中忙碌著。

一番酣戰過後,他開始審查起近日都察院從各地傳送來的簡報。

其中不僅包含有各諸侯國的廟堂軼事,更有諸侯之間的戰爭近況。

組建半年的都察院,如今在趙雍的大力支援下,已經逐漸形成了一份完善的階層、分工制度。

其中不僅有刺探資訊的情報人員、策反賄賂的間諜,更有專門用於善後的刺客組織。

而今,都察院對諸國的資訊探查、也更加的全面精細。

諸國資訊駁雜不堪,上至廟堂、下到市井,為了防止底層資訊的洩露,底層的諜報人員全部採用單線的上下級聯絡。

資訊情報皆由所轄區域的間諜,一層層匯總至該國的間諜‘總指揮’僉都御史。

再由僉都御史按照上、下不等的重要性,標註於不同的顏色匯總到坐鎮邯鄲的副都御史荀承手中。

最終經過篩選,交到都御史兼任國尉的肥義手中。

所以,能到趙雍手中的簡報,全部都是經過層層篩選的。不然,他身前的簡犢恐怕都能堆成小山一般高了。

這一套的系統,全部都是趙雍根據腦海中的,後世廠衛、管理模式而創立,如今規模還在不斷壯大。

從最初趙雍設想的,都察院其目的也就是收集各類情報尤其是軍事情報以保衛趙國安全。但現在隨著規模的不斷的擴大,都察院也逐漸走於明面之上。

而今,隨著規模的不斷壯大,趙雍準備將其打造成趙國的反貪局和國家安全域性、情報局為一體的龐大機構。

趙雍原本是想讓洛珊瑚來管理這個龐雜的諜報機關,但這小娘皮自從得授妃嬪封號後,說什麼都不幹了,一意只醉心於後宮。

趙雍無奈,只能暫時辛苦肥義了。

都察院高層幾乎全部都是由世代效命於趙國的貴族世家所擔任,其個人的榮辱與家族、與趙國為一體,叛變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且人選也都是經過肥義的精挑細選,再由趙雍親自任命。

要說如今趙國權利最大的臣子,非肥義莫屬,且就連宗室出身的相邦趙豹,和趙雍的親叔趙成,都不能相比。

但趙雍從未擔心過肥義的忠誠,也根本不需要擔憂,他從歷史上就能明確判斷出其為人。

大帳中,當趙雍翻到看到一份特意標註了紅漆的簡犢時,他的嘴角不禁微微勾起。等他檢視到其中的資訊後,更是哈哈大笑起來。

“夢虎,可笑。哈哈哈哈哈……”他終於是知道,為何中山國明明已經調集兵員了,但遲遲不敢對趙國開戰了。

‘中山王,公叔捷,司馬喜’這幾個字眼讓趙雍敏銳的捕捉到,這個看似堅不可摧的中山國,其內部隱藏著的正是深深的腐朽。

肥義見王上一臉興奮之色,也是撫須笑道:“中山國而今朝堂傾軋,司馬喜和公叔捷不和已久,中山王又是優柔寡斷之輩。中山可圖也。”

趙雍點頭,說道:“給青衣先生記上一功,沒想到青衣先生不僅體術了得,口才更是出眾,此次若非青衣說動那中山佞臣張登,我趙國恐怕免不了受中山大軍的夾擊哦。

且都察院諜者行於諸國之間,其風險幾乎等同於將士們行於沙場,此功不可忽視,當賞!”

中山國分部的僉都御史,便是曾經救過趙雍一命的墨家青衣,如今隨著墨家的歸附,青衣也被安插進了都察院中,並且被趙雍分派到、對趙國來說最為重要的中山國。

“肥師,汝傳寡人之命,賞駐中山的諜者每人五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