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棗林鄉(第1/2頁)
章節報錯
殘雲似薄霧輕輕罩在天邊,朦朧的微光自天穹揮灑而下。一陣微風拂過,帶起大地上的片片黃土和飛沙。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趙雍此時望著眼前的漫天如雪般的風沙,嘴角忍不住吟誦出這首後世出名的邊塞詩,雖然詩的後兩句對此時的人物描寫的不怎麼恰當。
去年趙國和中山國一仗,最後以趙國慘勝而終。
中山軍遂北撤五十里,龜縮回中山長城以內。
趙雍與諸臣朝會相商覺得不能再任由中山國這般來去自如。
他決定在鄗地(今石家莊高邑)築一座城,趙國將以此為跳板,徐徐圖之,直至徹底覆滅中山。
國策既然已定那便要實施,趙雍計劃便是先拉攏林胡,樓煩兩部,伺機把嵌入趙國腹地的中山國先滅掉。
這個趙國腹地的毒囊若是不徹底解決,趙國絕無南下爭雄的機會。
他此次親自北上便是與樓煩王、林胡王,會盟。
會盟地點就在趙國的邊境,代縣。
高大的青鬃馬上,趙雍手持韁繩,上身前傾微微俯在馬背上,雙腿緊緊的夾住馬腹,防止因顛簸而掉落下來。此時的趙雍身上並未著甲,而是頭上罩著一層類似冪籬的兜帽。
這個時代還沒有馬鞍,更別提馬鐙了,騎馬基本就是裸騎,常人根本難以駕馭。
此時戰爭的主力依舊是步兵和馬車,而騎兵多作為斥候來傳遞資訊,少有裝配於正規軍隊。
“國君,再往前行得三十餘里便到滹沱河了,過了滹沱河便是代縣境內了。”趙雍身前不遠處的一騎忽然回頭大聲的叫喊道,恐趙雍聽不見。
說話之人,穿著同樣和趙雍差不多的裝扮,聽聲音便知道是他的親兵侍衛長龐煖了。
趙雍看著眼前漫天黃沙,真不知道他是怎麼辨識距離的。
“國君,已經急行半個時辰。停下來歇歇吧,傍晚左右便能入城,不必急於一時。”趙雍身旁的肥義開口說道。
趙雍抬頭瞥了一眼天際,依舊是朦朦朧朧的。
“聿……”
身後的十數騎見自家國君勒停了馬匹,急忙停下了前進的腳步。
肥義朝隊伍前邊的幾騎招了招手,示意眾人圍上來。
趙雍下得馬,立刻便有侍衛上前牽過,領著馬兒去一旁餵食馬料和清水。
又有侍衛上前,捧一個軟塌放在了趙雍身下。
趙雍甩了甩長袖,又鬆了鬆胯部,他此時感覺自己的大腿兩側應該磨出了老繭。
這個時代騎馬真是一種折磨。
若非趕時間,若非他是一個明君,他早就坐在馬車裡,一路有美人相隨美景相伴逍遙自在去了。
“呸、呸、呸。”將遮擋風沙斗笠從頭部取了下來,吐出一口濁氣。
“此處是何地界了?”趙雍坐下問道身旁的肥義。
他隱隱能看到不遠處有高山起伏。
自從出了邯鄲城,眾人一路便向北,過了閼與、仇由等幾座大城再往北便人跡稀疏了。
此時比不得後世,風可以算是春天的常客,一年中風最大的時節就是在三四月份清明或穀雨節氣期間,黃沙能一路蔓延數百里。
“此地依舊屬仇由境內。”身旁有侍衛恭敬的回道。
“附近可有歇腳之地?”肥義問道。
這次趙雍會盟樓煩、林胡二部,親貴大臣就帶了肥義、李兌二人。
“再往東有行得二里處,有一鄉村。”侍衛回道。
“那便去鄉村歇息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