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借唁圖趙(第1/2頁)
章節報錯
……
周顯王四十三年,趙肅侯二十四年。
趙國,都城邯鄲。
十月的北國已日趨天寒秋意未感便已褪去,陰霾的塵雲悄悄遮擋住天際的夕陽,片片雪花悠然灑落將遠處那雄偉綺麗的樓閣宮闕漸漸覆蓋。
天地間一片蕭瑟,只餘下王宮城牆下那株株寒梅依舊開的正盛,給這方天地綴上了點點蓮紅。
寒風掠過枝丫,奔向那陳設簡單的趙侯寢宮內。
搖曳的燭火映照出趴俯在地上的幾道身影。
“雍兒,這趙國的社稷..咳咳..今後就交給你了。”背靠床榻的趙肅侯語氣微弱,對著身下的少年敘叨著在這世間最後的囑託。
“合縱之勢已然告破,寡人早就該看出那蘇秦的反覆之相,如今他奔走燕國亦是一去不回,置我趙國於何地!咳咳咳……”
“君父.....”趙雍眼角含淚急忙上前去攙扶。
趙肅侯虛弱的擺了擺手打斷了上前的少年。
“我這一去諸國必然會俟機圖謀我趙國,兒啊,危機重重!”說到這裡趙肅侯語氣突然加重,原本仰躺的身子也支撐了起來。“安平君,陽文君,肥義,何在?”
“國君!”早就跪俯一旁的三人急忙上前。
“爾等切記要好好輔佐新君,我趙國的社稷就託付於爾等之手了……”說完枯瘦的手掌重重拍在三人肩頭。
趙雍知道這是君父的迴光返照。
“我趙國的江山啊...藺地啊...趙語愧對趙氏的列祖列宗”肅侯嘴角呢喃著,兩行清淚滑落這一代鐵血君王面頰。一國之君臨終之時亦如一普通老者般充滿了恐懼、不甘。
……
……
新日,初晨的陽光照射進宏偉的邯鄲宮內,亦同時灑落頭戴諸侯高冠的少年肩頭。
逝去的君王已入靈柩,這趙國的重擔終是落在了他趙雍的肩頭。
“國君,諸臣、宗親在殿外求見。”小宦者伏在趙雍的身下清亮的嗓音打斷了他暫時的遐想。
趙雍扶了撫頭上的冠冕,隨後嘴角輕啟,身著孝服的挺拔身姿一如這初升的朝陽般。
“宣。”
“宣,召安平君、陽文君、肥義、李兌...入殿內覲見。”
小宦官話音剛落,殿門外便急匆匆闖入一眾身材魁梧的漢子,眾人入門便拜道:“臣等,拜見國君。”
趙雍望著殿下狼狽的眾人悠悠問道:“諸位愛卿如此慌張所為何事啊?”
“臣,趙成請奏。邊關急報秦、楚、燕、齊、魏五國各屯一萬精兵於我趙國邊境,大危啊國君。”
“不只是五國,軍探來報那卑劣的中山國亦受挑唆,磨刀霍霍。”
“中山雖弱,但其尤如一直毒箭嵌入我趙國境內,一旦中山亂,我趙國必然首尾難顧。中山若亂大過五國矣。”
“先君之時,五國與我趙國連年征戰不休,而時時受我等所挫……”
趙雍聞得諸臣所言,心中明白亦早有所料,這中原諸國欺他少主繼位趙國朝政不穩欲圖謀不軌想來個借唁圖趙,不過這是明謀。
趙國現在的境況是內憂外患,自從前幾年秦、趙河西一戰以趙國的慘敗收場後趙國便徹底失去了對諸國優勢,不僅丟了藺地連大將趙疵亦戰死,五萬精兵魂歸河西。
如今趙國國力積弱已久,北方又有林胡時時侵擾,內部還有一箇中山如蛆附骨。
“寡人已知,不過明拒各國弔唁先君又於周禮不合啊。”趙雍沉浸片刻後遂輕聲說道。
殿下諸臣一愣,聽國君的話語似乎還有後話,一時皆沉默未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