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一次震盪之後,貫達電子漸漸的又進入了平穩狀態。

李亞虎、趙純斌、肖一光和易斌等人的事蹟,在廠裡流傳了很多的版本,成為大家閒時飯後的談資。

最大的談資,還是總經理特助兼製造總監的胡小虎。

他的火箭般的升職經歷,傳奇般的貢獻,令無數人羨慕不已。

還有他跟總經理楊璐、管理處總監袁美玲、採購副理杜琳,乃至新調任到採購部的小蘿莉黎芳麗之間的緋聞和八卦訊息,也被大家津津樂道。

雖然工作進入了平穩有序的狀態,但是新的問題和挑戰又出現了。

逆變器的訂單,像雪片一樣的飛來。

貫達電子的生產產能不夠了。

按照2001年的訂單量預估,至少要8000名員工才能滿足產能需要。傳統變壓器也好,逆變器也好,終究是勞動力密集型產業,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極低,需要人力來堆產能。

短短兩個月期間,貫達電子的員工已經從4100人,提升到了4800人,即將滿5000人,但是依舊遠遠不夠。

在這個時期,大量的勞動力從廣闊的農村奔向珠三角,招工不是問題。

最大的問題是,貫達電子的廠房和宿舍最多容納6000人。

所以如果招募到8000人的話,就要租賃新的廠房,而且是能容納2000多人的大廠房。

袁美玲在南升鎮找了一圈,甚至隔壁的欖菊鎮和其他臨鎮,都沒找到合適的廠房。

望著那雪片般的訂單,楊璐發起了愁。

如果不能在三四個月內解決產能的問題,後面就會面臨客戶退單的問題,一旦出現退單,客戶就會取消貫達電子主力供應商的資格,改為替補供應商。

除了租新廠房,招募員工,另外一招就是轉包給其他工廠生產。

但是轉包給其他工廠生產,也是個難題。

規模大、管理較為完善的工廠都會選擇承接一手單,不會願意承接貫達電子的二手單。而那些規模小的工廠,管理差,做出的產品品質又未必能達到要求。

楊璐在發愁,胡小虎同樣在發愁。

每天不是跟著袁美玲出去找廠房和招人,就是與那些想來做外包的工廠洽談。

廠房依舊沒找到合適的,外包的洽談也不如意。

那些想做貫達電子外包的工廠,大多是手工作坊式工廠,管理極為散漫,現場混亂,人員品質意識淡薄,做出來的產品根本無法達到貫達電子的要求。

…………

這天,胡小虎正在跟楊璐商議產能事宜,突然手機響了。

他看了一眼來電顯示,臉上露出奇怪的神色。

徐莎的電話!

原本以為杭州之行後,與這個客串女翻譯,不會再有交集,卻沒想到突然接到她的電話。

他把手機顯示屏給楊璐看了一下。

楊璐臉上露出淡淡的笑意,“接吧,畢竟她是Peter總經理的外甥女。”

按了接通,裡面傳來徐莎歡快的聲音,“Hi,tiger!你在公司嗎?”

胡小虎愣了一下,“是的,我在公司。”

“你猜我在哪?嘻嘻……”

“你沒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