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難看出,葉知秋和楊曙的確認識。

兩人不當我存在,越說越起勁,葉知秋說著一千多年的事情,幫助楊曙恢復記憶。

我有點忍不住,打算兩人的聊天。

“兩位,能否告訴我,你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這個墓的主人是誰?我怎麼感覺你們兩個是同一個朝代的人。”

“可以這麼認為……但如果按照死亡時間來算,我比兆光道長死的早……”

一時間,我突然不明白葉知秋在說啥。

我們三人互相對視,先把所謂的矛盾拋之腦後,先把它們兩人之間的關係說清楚。

既然是同一個朝代,那想必對墓室有所瞭解。

明朝十六個皇帝,也不知道它們兩人到底是哪個朝代的人。

一切的一切,都得從墓主人的身份說起。

明世宗嘉靖七年。

東南沿海區域,湧入大量和之國入侵者。

為此,朝廷派出一名武將,命令他把入侵者抵擋在沿海區域,務必守住東南沿海區域的邊境。

這位武將名為成夕。

成夕乃是朝廷最年輕的武將,沒有之一。

成夕收到命令後,毅然決然帶著自己計程車兵前往東南沿海邊境。

本以為可以速決速戰,可沒想到,和之國的入侵者對當時的明朝已經有了很大膽的想法,為了爭奪領土,和之國計程車兵和成夕計程車兵了互相打鬥、僵持,這一來二去,成夕已經在東南沿海區域駐紮了五年。

五年時間裡,成夕守護著東南沿海邊境,沒有發生過任何一起他國入侵的事件。

然而,得力干將在外奮勇殺敵,朝廷卻腐敗不堪。

東南沿海邊境雖然重兵把守,有成夕擔當眾人鎮守。

可是並不代表其它邊境區域鎮守穩妥。

和之國的敵人潛入領土,並且進入朝廷偷襲。

敵人早已知曉成夕的大名,這五年時間裡,和之國損失了成千上百萬計程車兵,為此,他們威脅朝廷的大人物下達假命令,讓成夕帶著人撤出東南沿海邊境。

成夕並沒有看出倪端,最終上當,帶著自己的手下撤離東南沿海邊境。

然而,在回去的路上,卻遭到和之國的敵人埋伏。

寡不敵眾,成夕率領的隊伍,慘敗在臨時的戰場上。

成夕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竭盡全力守護國家海域邊境,臨死前竟然被自己人背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