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有錢,有地,有政策!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這個東風就是具體規劃佈局,和蛇口工業局達成最終的協議了。

當天下午就進入了具體的流程當中。

因為西邊的那片地沒有其他人加入開發中,所以地皮規劃起來就相當簡單了。

幾乎是從東向西劃出了一個長方形的土地,面積也達到了將近1500畝,算是工業區裡目前最偏僻的一塊地了。

但也是最大的一塊地,沒有人會一下子拿下那麼多地。

因為暫時需要不到啊,拿地不要錢嗎?光是租金都嚇死人了。

不但曾一鳴相當滿意,只要眼光稍微放長遠一點,所謂的偏僻位置根本就不存在。

至於租金?那算什麼錢?

如果可以掏錢買下來,他肯定就掏錢了。但現在不是不能掏錢買的麼,只能等著以後政策改變以後再說了。

而且他直接租了50年,是所有過來投資的企業中租期最長的。

一般人家都是租20年或者30年,他倒好,一開口就是50年。

其實他想租100年……

曾一鳴親自操盤設計規劃。

首先把最東邊的土地利用上,第一期工程就是建造兩間服裝廠。

還有兩棟宿舍樓、一個食堂和一個辦公樓。

蛇口工業區的支援力度是相當大的,也是相當迅速的。

立即和中建三局取得了聯絡,讓他們派人來配合曾一鳴這邊的工作。

中建三局負責設計和承建。

中建三局可是改革開放的先鋒,它是鵬城速度創造者。

在80年代初期,“三局人”憑著敏銳的眼光,率先從鄂省出徵到鵬城。

承接了一單又一單工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

“三天一層樓。”就是他們創造的。

當然,曾一鳴肯定是總設計師,只有他自己親自上陣,才能最好的把自己想要的東西呈現出來。

工業區對於他的服裝廠並沒有多少興趣,因為沒有什麼技術含量。

按照元老的意思說,國家只在乎他的高科技產業佈局。

按照剛簽下來的合同規定,曾一鳴必須在蛇口建成一個計算機科技公司,並且是合資經營企業。

這個合資經營企業呢,曾一鳴的投資比例為75%,大陸這邊是25%。合營各方按註冊資本比例分享利潤和分擔風險及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