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禿子投降的訊息像風一樣刮到了京城,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對於皇帝和大部分臣子來說,這無疑是好訊息,陳禿子可是狼牙島二當家,抓住了他,汪曲就會失去一條有力臂膀,就意味著離狼牙島覆滅又近了一大步;可對某些暗中與倭寇做買賣的人來說,陳禿子的落網卻讓他們坐立不安。他們擔心,陳禿子手中掌握著一些對自己不利的訊息。

齊元敬與譚琳是故交,二人惺惺相惜,雖是上下級,但在抗倭問題上從來都是一致對外。抓到陳禿子後,齊元敬第一時間就帶著凌宇,將之前在京城中和戰場上發現倭寇可能與朝中某些人私下買賣的情況告訴了譚琳。齊元敬的想法是,立即審訊陳禿子,將背後的蛀蟲挖出來,防止夜長夢多。孰料,譚琳卻對此持不同意見。

譚琳道:“元敬,我覺得此事我們要從長計議。這能與倭寇做買賣的,我想定然不是一般人。你想,像虎蹲炮、呂公車這種武器,要想賣給倭寇,首先必須要自己能掌握這些資源。這僅僅是兵部的問題?還僅僅是工部的問題?說不定還有兵仗局參與其中,而兵仗局跟東廠又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能操縱這項大買賣的,官居幾品才能辦到?你我只有兩個人,我們面對的卻是一張大網,只要動其一點,整張網都會向我們撲過來。你能承受的住嗎?我告訴你,那會比倭寇更可怕!”

齊元敬有些不甘心:“譚大人,那就這麼算了?”

“當然不會就這麼算了。據我所知,朝中早就有人開始密查此事了,有東廠,還有錦衣衛。你看著吧,過幾天,我們這就該來人嘍!你們要做的,就是盡全力保住陳禿子的安全,千萬不能有任何閃失。”

正如譚琳所料,此時東廠廠公黃錦尚已經得到了陳禿子投降的訊息,他打算把這個差事交給他的兒子,黃子敬。

黃錦尚將黃子敬叫到身邊坐下,半眯著眼說道:“子敬啊,我有個差事打算交給你,你可要用點心知道嗎?辦好了,回來那是大功一件,辦不好,你就別回來了!”

黃子敬道:“爹,不知是什麼差事?您就放心交給兒子,兒子辦不好,絕不回來見您!”

“好!我給你的這件差事,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就是去福建巡撫譚琳譚大人手裡接一個人,這人的詳細情況,下去後會有人告訴你的。我之所以把你叫過來,是想提點你幾句,一是無論如何要保住那人性命,本來我想讓譚琳派官兵把那人送到京城,但轉念一想,這人干係重大,想殺他的人太多了。所以啊,你要記住,這一路上,即便你的腦袋丟了,他的腦袋也不能丟,必須全須全尾地給我帶回來;第二嘛,哼哼,錦衣衛也想搶這塊肥肉,你去了,可不能丟了咱東廠的臉面,我的意思你懂了嗎?”

黃子敬在東廠幹事時間也不短了,他深知黃錦尚這話的分量,“爹,您放心,兒子肯定不會讓錦衣衛騎到咱們頭上的!只是,兒子擔心,到了南邊,錦衣衛要是為這事跟咱們舞刀弄槍,那時兒子該如何把握分寸呢?”

黃錦尚眯縫著的眼突然睜開,似有一道寒光從中射出來似的,嚇得黃子敬不敢抬頭:“分寸?你跟我說說,跟錦衣衛那群猴崽子還要把握什麼分寸啊?”

“兒子明白,我這就回去準備,明天啟程!”

黃錦尚沒搭話,坐在椅子上又好像睡了過去。

黃錦尚猜得沒錯,就在黃子敬準備啟程的同時,錦衣衛也出發了。當然,除此以外還有一股勢力也在蠢蠢欲動,就是赤火,他得到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價,半路截殺陳禿子。

一場暗地裡的龍爭虎鬥即將展開。

齊元敬其實早就想從陳禿子嘴裡知道一些有用的訊息,但譚琳交代在先,齊元敬也是投鼠忌器,並再三交待凌宇,一定要聽譚大人的話,不要動陳禿子。但凌宇忍不住自己的好奇心,晚上還是悄悄來到關押陳禿子的地方。

凌宇帶了一隻燒雞,一瓶酒,見到陳禿子後,笑嘻嘻道:“呦,這不是狼牙島二當家嗎?好久不見啊!我來陪陪你。”說完,將酒和燒雞擺在離陳禿子牢門不遠的地方。陳禿子已經好幾天沒開葷了,見到有酒有肉,恨不能立馬撲上去。

凌宇拿起酒自顧自灌了一口,道:“二當家的,這酒和肉不是不能給你,但你要回答我幾個問題。答好了,別說一隻雞、一瓶酒,就是天天酒肉供應,我都滿足你,怎麼樣?”

陳禿子就知道這又是凌宇設下的圈套,這小子不僅心狠手辣,鬼點子更是不少。陳禿子收起剛才的狼狽,淡淡地笑道:“姓凌的,我就知道你不懷好意。行啊,你問吧,說不定我還真知道。”

凌宇正色道:“我問你,是誰賣給你們火炮和呂公車的?”

“哈哈哈哈!”陳禿子突然笑了,而且笑得是那麼囂張,“姓凌的,你想知道,我偏不告訴你。你呀,還是太嫩!你也不想想,我要是告訴你,以後我還能活著嗎?只要我一天不說,你們就得養我一天!這酒肉你還是拿回去吧,我可不想為了這點東西去死!”

凌宇見陳禿子如此囂張,怒道:“你要不說,我們可就要用刑了!”

陳禿子一聽凌宇威脅自己,狀若癲狂:“來啊,有什麼刑具儘管招呼!爺爺皺一下眉頭,就隨你的姓!”

“好好好,你真是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咱們走著瞧!酒肉我就算餵狗也不給你!”凌宇見陳禿子軟硬不吃,拿上燒雞和酒壺,氣呼呼地走了。

興化城已經被收復,齊元敬他們的下一個目標就是被倭寇佔據的平海衛。平海衛三面環水,一面與陸地相連,柴門三不郎的手下小野真一在海島上修築了大量工事,打算在這裡憑險據守,以盼援兵。但他哪知道,柴門三不郎早就放棄他們了。

為了力求在最短時間內拿下平海衛,儘可能減少官軍傷亡,譚琳召集各路將領研究進攻方案。齊元敬提出分進合擊策略,以齊家軍主攻,其他諸軍從旁配合,於大友則提出,由他打主攻。二人為了誰打主攻爭得面紅耳赤,最後還是譚琳下了決定,由齊家軍主攻。於大友無奈,只能服從將令。

進攻方案定了,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如何防止倭寇逃跑。倭寇在平海衛周邊水域還有大大小小几十艘戰船,倭寇見勢不妙,很有可能會棄島逃竄。譚琳想到了一個主意,安排兵士在各海道上環立柵欄,以形成關門打狗之勢。然後以齊元敬為先鋒,龔顯為左軍,由陸路進攻,於大友為右軍,率水師從海上進攻,譚琳自領中軍,隨後跟進。

次日清晨,眾將士在強大的炮火掩護下,一齊向平海衛攻去。作為先鋒,齊元敬所率領的齊家軍,一路攻營拔寨,不到中午,就從那唯一通往平海衛的道路上衝進了城。有了齊家軍在前方開路,其他三路人馬也是勢如破竹,平海衛瞬間就被官軍圍得水洩不通。。

按照戰前安排,凌宇自領一支奇兵負責偵查倭寇動向。在官軍將平海衛圍困住後,凌宇發現,一支小股倭寇趁著眼色打算悄悄逃跑。由於敵情不明,凌宇並沒有驚動他們,而是帶人一路尾隨至一片樹林中。就在凌宇準備動手的時候,探馬回報,倭寇在此處還有一秘密營寨,且人數眾多,初步估計有上百人,為首的,竟是小野真一。有人建議回去搬援兵,理由是凌宇這邊只有四十幾人,對面倭寇手裡很可能還有火炮等重型武器,一旦打起來,敵我差距懸殊。但如果此時不攻,倭寇在這期間逃入大海,那就真的錯失了最佳戰機。

打與不打,這是擺在凌宇面前的關鍵問題。凌宇並沒有妄下決定,而是帶人在這四周仔細偵查了一大圈,弄清這裡的地形後,凌宇腦海裡冒出來一個大膽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