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朝,邊關捷報頻傳,京城裡,也是張燈結綵,喜氣洋洋。

誰又知道,皇宮裡出了天大的事件。

皇帝衛政在金鑾殿犒賞白雲關立功的眾將士。

此刻兒,也是強作笑顏。

早有朝中記載政事的大臣,將此役中取得的戰果全部列出了一條條明細賬目,當著群臣的面,全部唸了一遍。

其中一人,不過只是千夫長,一人卻殺敵不下數百人,甚至還在緊急之中,救了兵部尚書白震的性命。

皇上對這些好像都不感興趣,自始至終,都是強裝笑顏:“眾愛卿,你們在邊關殺敵,朕心中自然有數,

等一切安定之後,朕自會著人核實情況,再進行論功行賞。”

“皇上聖明……”

金鑾殿下,自是恭維聲一片。

“白大人,並肩王呢?”衛政突然臉色一沉。

“皇上,並肩王自知有罪,甚為惶恐。”沈軒站了出來,一臉的從容淡定。

“駙馬爺,你這是要為並肩王求情嗎?”衛政冷冷問道。

“皇上,並肩王所犯何事,小生無須為他求情啊!”沈軒呵呵一笑,雲淡風輕一般。

“來人,將所有的奏摺都呈上來,朕要並肩王死得心服口服。”衛政猛的站起,走下了臺階。

一名公公搬出了幾堆奏摺,大多都是用竹子寫上去的,便好似罄竹難書一般。

公公一條條的罪狀不停的念著,每一條罪狀也好似有憑有據。

這些都不足以讓皇上動殺並肩王之心,更有甚者,有人呈上罪狀,說小太子之死,跟並肩王有關。

衛政除了兒子衛思勉,再無子嗣。

如果衛思勉死了,衛政已經年近六旬,而並肩王衛庭不過二十多歲,很有可能成為衛政皇位的繼承人。

衛政當初看到這一個奏章,便更是動了殺衛庭之心。

放眼整個朝野,衛庭殺死小太子的動機和可能性最大。

沈軒也是一臉懵逼,小太子之死的訊息,他也是現在才知道。

沈軒其實也很喜歡這個小舅子,很有三國裡面曹操之子曹衝的味道。

不大一會,衛庭被帶到了金鑾殿。

衛庭也並不知情,以為只是知情的大臣在彈劾他。

慌忙跪地之後,衛庭惶恐問道:“皇上,小臣不知犯有何罪,請皇上明鑑。”

“衛庭,你之前所犯錯誤,朕都可以念在手足之間,饒你死罪,你卻殺死了朕唯一的兒子,

你以為此事做得天衣無縫,但你想過沒有,你每做的一件事情,朕都看得清清楚楚。”衛政袍袖一甩,又是大怒。

“皇上,小臣我只愛詩詞歌賦,遊山玩水,對江山社稷毫不關心,又怎麼可能加害小太子?”

衛庭心顫不已,整個朝野,似乎就是他的嫌疑最大。

“衛庭,無論你怎麼狡辯,或者誰為你求情,朕也不會饒你的,便是江山後繼無人,也是如此。”衛政怒目以對,心痛如絞。